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国际资讯 » 正文

    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尝试,科学家们终于成功实现人工合成毒蘑菇关键成分!


    【发布日期】:2017-08-19  【来源】:生物谷
    【核心提示】:作者们描述了分离合成该化合物的酶的手段,相应的材料与方法以及最终的赛洛西宾样品。
     
      最近,来自Friedrich Schiller大学的研究者们找到了人工合成赛洛西宾(psilocybin,毒蘑菇中的一种致幻剂)的方法。在最近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作者们描述了分离合成该化合物的酶的手段,相应的材料与方法以及最终的赛洛西宾样品。
      几千年以来,人们就已经知道在食用部分"魔法蘑菇"之后会出现幻觉。然而,知道1958年Albert Hofman第一次分离得到了其中的有效成分,即具有光活性的赛洛西宾。而由于人工养殖这种蘑菇的难度颇大,分离效率又低。导致赛洛西宾无法真正实现其商业价值。因此,研究者们一直试图寻找人工合成赛洛西宾的方法。
      为了研究一些类型的蘑菇是如何在自然条件下合成赛洛西宾的,研究者们对两种主要类型的毒蘑菇进行了序列测定,并且分离得到了负责合成赛洛西宾的酶的相关基因。下一步,他们通过培养工程化的真菌与细菌样品验证了此前的发现以及研究了赛洛西宾合成的具体步骤。结果显示,赛洛西宾的合成需要有四个酶的参与,而更进一步的研究则发现仅有其中三个(PsiD, PsiK, PsiM)对于实验室合成是必要的。
      利用上述信息,研究者们开发出了一种叫做"一锅煮"的反应体系,利用此前分离得到的酶,他们最终成功地实现了赛洛西宾的人工合成。这一突破给赛洛西宾的商业化应用打开了希望的大门,该药物或许具有治疗精神疾病以及药物上瘾的效果。
     
    关键词: 毒蘑菇 合成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