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首届全国茯苓会议在华中农业大学举办,来自全国各地茯苓产区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为加快茯苓生产技术和市场前沿信息的互通,促进产业产、学、研的互动交流、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本着“搭建国内外交流平台,共谋茯苓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一贯宗旨,共同分析茯苓行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交流茯苓行业发展的最新科技动态,为茯苓生产加工企业和研发人员提供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新商机,为政府和广大从业者提供新的决策参考信息等,经研究决定,拟于2017年11月24-26日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举行2017第二届全国茯苓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中共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委员会、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易菇网承办。
靖州县茯苓产业已有50余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已成为全国干、鲜茯苓集散地。热忱欢迎全国茯苓产业科学家、企业家,广大从业者参会,感受“茯苓之乡”的独特魅力。
组委会有意征集近年在茯苓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编辑成册,于会议召开期间与业界同仁共飨,欢迎广大同行踊跃投稿!
论文以全文或摘要等形式择优收录,并择优向《食药用菌》杂志推荐发表。优秀论文作者根据组委会评定可减免会务费,或补贴部分差旅费用。
投稿方式:
电邮发送至 momk@emushroom.net;
投稿截止日期:
2017年10月16日
大会官网:
http://meeting.emushroom.net/2017npcc/
第二届全国茯苓会议论文征集说明
关于版权:
1、2017第二届全国茯苓会议论文集仅供本次会议内部交流使用,禁止任何机构进行收录使用,所有文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需转载或使用须经过原作者授权。
2、作者必须保证文章的真实性,因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行为引发的一切后果,由作者自负。
格式要求:
投稿通栏排版。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请在文章首页脚注内注明基金来源及基金号。英文文章投稿请附中文题目、作者、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投稿格式按照《菌物学报》格式撰写。
写作要求:
文章论点明确,数据可靠,层次清晰,文字精练,论文前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关键词3-7个,且不得与题目重复),中间用逗号分开。
图表要求:
照片要清晰,线图要精绘(要有比例尺),避免图、表、文内容重复。图片需标明图题、图注,并采用中英文双语表示。表格为标准三线表格,采用“插入表格”方式制作,表格全部内容需以中英文双语表示。
参考文献:
文中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在论文中标注的格式:例:2位作者以下表示为戴芳澜(1979)或(戴芳澜 1979),(Arthur &Cummins 1936),(庄剑云和魏淑霞 1994);3位作者以上表示为(戴玉成等 2010)或(Smith et al. 1981)。文末参考文献按照姓氏字母升序排列,作者必须全部列出;西文刊名需写全称并斜体,词首字母大写。
2017第二届全国茯苓会议组委会
2017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