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准脱贫工作中,久安乡着手打造“高一格”脱贫的“点睛之作”,继“茶产业”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林下食用菌,推动绿色农产品实现“泉涌”发展,通过产业带动闯入市场。
据了解,久安乡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中,制定“一村一策”,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帮助农户增收致富。经过5年的努力,完成了从挖煤的“黑色经济”到种茶“绿色经济”的转变,把过去的“煤山”改造成“茶山”,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金山”。
今年,为了让“百姓富、生态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久安乡又结合全乡山林茂密,水源丰富,土质优良、适宜农作物生长等自然生态特点,将生态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选定了以打通村为试点的“林下食用菌产业”作为第二大扶贫产业来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困难群众致富。
地处久安南面的打通村,可用于菌类种植的林地约2000亩。自2015年以来,该村陆续试种了11100余个菌包,包括平菇、鲍鱼菇、猴头菇等品种。据介绍,打通村的菌包原材料采取稻草、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菌包废弃后还可以转化为生物肥料被再次利用,避免了以往田间地头焚烧秸秆而产生的空气污染。目前,林下食用菌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已初获成功,仅猴头菇种植已达2万棒。
为大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实现农业转型升级,让群众享有更多改革红利,乡党委、政府在抓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中,积极探索,在全乡推广以猴头菇为代表的林下食用菌种植,通过低收入困难户入股参与食用菌种植的模式,依托贵阳石板农产品物流园和电商平台,闯入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