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710/18/0916107740172.jpg)
10月16日,在我国第4个扶贫日到来的前一天,农业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农业产业扶贫。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表示,河北省平泉食用菌是全国产业扶贫领域中的典型范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平泉县开始发展食用菌产业。近年来,这个县 把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探索了“三零”精准扶贫模式,即由政府整合政策资金、金融部门提供贷款资金作为贫困户入股入园本金,使贫困户投入“零成本”;通过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利益联结机制以及科学防控措施,使贫困户经营“零风险”;通过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两区同建”,或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在贫困村周边建设产业园区,让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零距离”。
这种扶贫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在资金、技术、风险承担能力等方面的困难,也把贫困户深度嵌入到产业发展的链条中去,使贫困户能够参与、分享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也解决了融资问题,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目前,平泉县食用菌产业产值达到54亿元,带动贫困户脱贫比重达到60%以上。
刘北桦副司长说,“农民搞产业最讲眼见为实,跟他们讲十遍,不如让他们看一次。”农业部去年总结了洛川苹果、赣南脐橙和定西马铃薯三个范例,今年又在全国层面先后遴选了贵州黔西南薏仁、河北平泉食用菌、安徽岳西茭白、山西平顺中药材等10多个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产业扶贫范例。
“这些范例都是基层的实践创造,干部群众往往一看就有信心、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点就通。”刘北桦说,洛川苹果、平泉食用菌等范例很好地发挥了树榜样、受启发、找差距、增信心的作用,让基层干部群众真正想干、敢干、能干、会干。
在将洛川苹果、平泉食用菌作为正面典型的同时,针对目前一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但与贫困户联系并不紧密,导致产业发展比较好,但贫困户没有脱贫的现象,刘北桦也表示,“现在有的贫困地区发展产业,不管贫困户愿不愿意、会不会,都发几颗苗、几只鸡,看上去精准,实际上是搞缩小版的大水漫灌,没有真正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不仅浪费了扶贫资源,还耽搁了脱贫致富,这不可取”。
刘北桦表示,当前,产业扶贫正处在完善措施、强化落实、创新机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推动产业扶贫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