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报道】2007年全年销售各类鲜菇近2万吨,销售收入达1.5亿元,种植户户均收益达5500元!
这个令人激动的数据来自高淳县固城镇,而该镇就是著名的“全国食用菌优秀示范镇”。目前,该镇已建成九龙、花庙、三陇等多个规模超100万平方尺的蘑菇生产基地,高效菇菌面积达4200万平方尺,亩均收益达14200元,成为华东地区最大、全国名列前茅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的富民产业。
2000年,该镇食用菌产业刚刚起步。当时涉农企业与种植农户之间签订的合同订单,其合同条款往往由涉农企业单方面制定,常出现合同主体双方权利义务不平等的现象,农户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针对这一情况,高淳县工商局从加强“合同助农”的服务指导入手,把推动食用菌订单合同作为“切入点”,在该镇设立“合同指导站”,并在政府的支持下推行以种植大户为重点的“企业+基地+农户”订单合同模式,使辖区所有食用菌种植农户都签有统一规范的合同订单。在广泛征求企业和农户意见的基础上,该局对全县24家农业龙头企业合同文本进行规范,为南京云溪肉食品有限公司、南京高固食用菌科贸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制定家禽定购合同、蘑菇生产订单收购合同等多个合同示范文本。
去年一年,高淳县工商局共为辖区重点涉农企业、重点特色农产品的合同签约进行现场指导13起,全面做好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查工作,确保与农民签约的企业具有主体资格,信誉良好。对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该局积极核实,杜绝违章违规经销行为和欺诈行为的发生,为农户因合同内容不清、权利义务不明等情况提供现场咨询服务,避免市场风险和交易的盲目性。
为使“合同助农”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该局与固城镇政府协商建立了“固城合同指导站”,精心挑选责任心强、业务精通、合同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充实到指导站工作一线。他们走进田间地头,掌握农产品的生长及收成情况,对农户的履约常提醒,帮助涉农企业完善各类合同管理制度,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去年,南京某肥料厂与辖区桠溪镇兰溪村的农资销售点签订了7.5吨过磷酸钙的销售合同。农户在使用该批肥料后,田里的农作物局部死亡。经工商部门调查处理,38户农户集体获赔1.7万元。2007年,该局对全县248户涉农企业检查涉农合同达3000多份。
合同助农,这不仅促进了辖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了农民收益的稳步增长,还增强了涉农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