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710/27/1427391040172.jpg)
在松茸产量大的日子,冬顺和妈妈一起,合力挖松茸,这样可以挖得更多、赚得更多
每年在六至九月的时间里,云南香格里拉吉迪村的冬顺会在五点多起床喂猪、挤牛奶、给家人做早餐,然后背上背箩,爬到家附近的山坡上,在天空刚刚亮起来的时候,走进茂密的松树林里。从清晨直到下午,冬顺就在这片走了十多年的树林里,耐心仔细地在覆盖着松针的土壤里,寻找她家一年最大的经济来源——松茸。吉迪村的松茸质量,在香格里拉地区公认是最好的,味道最为鲜美。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710/27/1428082240172.jpg)
这些天,松茸市场都是下午4点半开门,吉迪村的村民第一时间涌进市场,期待给挖到的松茸卖个好价钱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710/27/1428282040172.jpg)
正在卖松茸的吉迪村村民
作为一个单亲妈妈,冬顺带着两岁的娃和妈妈一起生活。吉迪村地处海拔三千一百多米的高原,村子周围的山上都是生长了几百年的松树林。每年夏天,新鲜的松茸开始生长于松树林里,采摘松茸的时节,是冬顺家每年经济收入最高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吉迪村,白天很难见到人,家家户户几乎全家出动,上山挖松茸。2017年每公斤松茸的收购价在140元左右,每天挖到一到两公斤,这样算下来,冬顺能赚到超过一万元。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710/27/1428479040172.jpg)
冬顺的娃娃把妈妈挖到的松茸放进姥姥的背篮里
云南的香格里拉是松茸的主要产地之一,占全国松茸总产量的70%。松茸生长对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污染、不适宜的温度、虫害以及人为干预的环境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孢子和松树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且共生树龄必须在50年以上,才能形成菌丝和菌塘。在柏树、栎树等阔叶林提供的营养支持下,才能形成健康的子实体。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710/27/1429251940172.jpg)
冬顺两岁的娃娃蹲在刚发现的松茸旁边,他对于松茸长什么样子是再熟悉不过了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710/27/1429391440172.jpg)
扎拉七林和几个朋友合伙收购当天村民上山挖到的松茸,把它们运往香格里拉
滇真也是吉迪村人,他的公司做了三十多年松茸生意。据他回忆,1980年代松茸没有什么国内市场,吉迪村的人也懒得上山挖。松茸长出来两天不挖就会烂在土里。滇真每天给每位村民补贴10元,请他们上山挖松茸。这几年松茸在国内渐渐走俏,市场越做越大,吉迪村村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710/27/1429589140172.jpg)
上初中的巴桑,暑假在家的时候,都和爷爷上山,帮着一起挖松茸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710/27/1430156040172.jpg)
松茸在国内市场的走俏,推动了吉迪村村民收入的增长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710/27/1430327640172.jpg)
除了挖松茸,冬顺还养了些家禽,卖出去帮补家用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710/27/1430492340172.jpg)
冬顺在家里搭起一个棚子,种点蔬菜给家里人吃
50岁的拉茸卓玛是村里的挖松茸能手,有时候一天能挖5公斤的松茸。她通常和大儿媳一起,凌晨4点就摸黑上山。她的大儿子扎拉七林没选择和妈妈一起挖松茸,而是选择做一名松茸收购商。每天下午4点半,扎拉手握钞票,准时出现在村里的松茸市场,收购村民们当天挖出来的松茸。然后他和朋友把收购回来的松茸送往香格里拉市区的松茸市场,转卖给当地的大批发商。每天,扎拉都收购二百到三百公斤新鲜松茸。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710/27/1431101640172.jpg)
拉茸卓玛(中)今天不去挖松茸,她正在准备过冬的牧草。十几岁便开始挖松茸的她,是村里挖松茸能手,每天能挖几公斤
9月5日,冬顺爬了半天山,挖到了一公斤松茸。随着秋天临近,吉迪村的松茸也和遍地绿草一样慢慢消失,直到来年松茸季的开始。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710/27/1431315540172.jpg)
冬顺在给一天下来挖到的松茸称重。9月过完,松茸的季节也快结束,她每天挖到的数量会比早两个月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