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灵芝,过磅称重,装筐上车……初冬时节,在全南县金龙镇兆坑村,上演着一场收获美景图。一株小小的灵芝,从高山密林间出发,或通过电商网络平台,销往全国市场;或进入生产车间,经过提取加工,成为保健产品、药用产品,迈上了生金之路。
全南是南方48个生态重点县之一,生态指数88.88,有山地面积191万亩,是种植野生灵芝的天然基地。劳作在青山绿水间的全南人,一直拥有绿色生金的梦想,他们尝试发展林花、林禽、林药等林下经济。经过效益对比,生长论证,他们选择灵芝作为主打特色产业,播撒在茂林修竹间。喝着山泉水,呼吸负氧离子的灵芝不仅出落的水灵丰硕,还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离子,绿色健康安全,成为市场“宠儿”。“一棵林木10年成才,一株灵芝1年采摘,以短养长,走出了林下经济立体多元的新路子。”该县林业局干部江军告诉记者。
由于良好的产业效益,全南将灵芝产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根据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意愿,为122户贫困群众免费提供菌种1.2万袋,同时进行技术培训,签订收购订单,推行从种植到销售“一条龙”服务,帮扶贫困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兆坑村民钟水华一直“困”在深山,他无数次思忖着从大山里刨出一条致富路。去年春日,他在以前采草药、捡蘑菇的林下种上1320袋灵芝菌种,秋收季节,采下600余斤灵芝,增收1.2万元。
随着灵芝产业发展壮大,拥有一个广阔的交易平台成为全南人的梦想。该县引进中国网库集团,设立中国灵芝产业电子商务基地,建设全国灵芝单品网上交易平台,实现全国网上灵芝销售在全南结算,打造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洼地”,集聚灵芝产业发展要素。平台开通仅3个月,注册企业1520家,访问点击量5万余人次,最高日浏览量超4000人次,交易额达2500万元。
一个权威、核心的网络交易平台,改变着以往零散杂乱的网络渠道,引导灵芝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形成对灵芝品种、品质的有效甄别。由于结算中心、门户网站的设立,全南灵芝成为行业“标杆”,掌握着市场价格话语权。“质高品优的野生灵芝,网上售价每斤500元,是大棚种植的8倍。”中国网库全南分公司负责人廖琼对记者说。
从单一的“线下”销售转移到“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不仅改变着原来提篮小卖的困境,更让零星分散的灵芝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该县依托高峰公司、天龙公司,以及37家林下经济产业专业合作社,创新入社入股、“四统一”产业发展模式,引领全县500户农户种植灵芝8000余亩,年产灵芝48万斤,年产值1.9亿元。
灵芝产业除了要“跑得快”,还要“走得远”。在打通灵芝“出口通道”的同时,全南着力培育灵芝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该县引进广州纯品元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奥力美公司沃立美医药研发项目,开发提取灵芝多糖,研制灵芝保健品、医药品。登高望远的全南人,立足优质灵芝产品闯世界。“早前公司就获得绿色产品认证,近期一直在申请野生灵芝出口许可证,全南灵芝将开启走向全球市场的征程。”在电话采访中,正在外地申请办证的高峰公司钱为民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