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李鹏岳 张旭见习记者杜洋洋)连日来,家住于桥库区――蓟县出头岭镇中峪村的刘中生笑逐颜开:虽然已到收获后期,但依然不断有人上门收购他5个大棚内的白灵菇。自去年冬季开始采摘以来,短短的四个月时间,这5个大棚就给他带来了20余万元的收入。
在出头岭镇,像刘中生这样靠培植食用菌类发家致富的库区农民还有很多。据了解,占地1500余亩的出头岭镇食用菌生产基地,去年实现销售收入4500多万元,为库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蓟县出头岭镇是一个库区乡镇,在36个行政村中有26个是库区村,生产资料相对匮乏。如何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直是该镇党委、政府思考的问题。经过多方市场调查、考证,他们最终确定以白灵菇为主导的特色食用菌培植,作为强镇富民的支柱产业来发展。白灵菇学名白灵侧耳,又名翅鲍菇,仅分布在我国新疆少数气候恶劣的地区,富含真菌多糖、硒、锗、铬等微量元素,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平衡、防癌、抗癌的功效,是一种珍奇的食、药两用真菌,被列为世界名贵真菌之一。
自2001年以来,在有关部门的扶持下,该镇先后与市农科院、天津农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科技大学建立了“镇院合作”关系,聘请有关专家对农民进行常年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同时采取政府引导、协会搭桥、公司介入等多种模式,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基地,帮助农民解决在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的难题,使白灵菇等特色食用菌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目前该镇已建温室大棚700个,年产白灵菇5000多吨,不但行销全国,而且已远销到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该产业已成为库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今年他们计划再新建大棚100个,使总面积达到1700亩,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