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名人名企 » 正文

    忆臧穆教授


    【发布日期】:2013-01-14  【来源】: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植物学组  【作者】:吴声华

    左起杨祝良博士、陈秀珍小姐、臧穆教授、陈复琴博士和本文作者 2006 年于昆明植物研究所。
     

    臧穆教授 2007 年于长春召开第八届海峡两岸真菌学术研讨会 
      2007 年两岸真菌研讨会在长春召开,我再通知臧教授夫妇参加,会后共游长白山,这年臧教授的身体又好转了,走路无大困难。多年前臧教授提到他父、兄皆早逝,他可能也不长寿,且遗传的关系不是因着癌症就是糖尿病。臧教授享寿 81 岁,应该超出他早年想象,他晚年食用磨粉灵芝,或许有助于身体健康。臧教授提过和他同年的有张树庭教授、陈瑞青教授和吕理燊博士。2009 年在科博馆召开亚洲真菌学研讨会,我打电话希望臧教授夫妇能出席,并拟准备专人照顾,他最终还是因身体状况不佳,不愿麻烦别人而谢绝了。 
    臧教授极聪明,却是视名利如浮云,对物质条件要求很低。他多数时候如弥勒佛般笑呵呵,大声说话,大声招呼人。直肠子而热情洋溢,乐于助人,事必亲恭不劳烦他人,毫无架子。他谈到一些人事物,激动的时候眼睛常是含着水光。臧教授在 1999 年评科学院院士并进入最后阶段,然没有成功,他看得平常,说以后不选了。我感觉真菌学研究对臧教授而言不是顶了不起的事。他对于绘画、书法、集邮、石头收藏、唱戏、历史研究、打太极拳以及朋友交往似乎还更来劲。每到年节他就写一堆卡片、书信给国内、外朋友。我觉得臧教授更像是艺术家而不像科学家,如果走艺术或历史研究可能早就当上了院士。一次我问臧教授好友,著名的生物画家曾孝濂先生,对于臧教授书画的评论。曾先生有些含蓄,说臧教授的字比较稳定。臧教授的画有些文人画的味道,笔墨不大繁复,比较简单的表达形貌趣味,不太追求技巧及艺术成就,全然的忠于自己。他记忆极强,对于历史人物及事件说起来是如数家珍。多年来臧教授在《中国食用菌》写“菌物学家科海萍踪”专栏,介绍国际菌学家的生平事迹,一写就是两百多则,可见他对于人物观察之兴趣、广博与深入。 
    臧教授急性子且动作快,当时使用的显微镜效果不佳,多孔菌并非其擅长,加上艺术家性格,发表樟芝新种时在一些特征描述上出了错误,引起之后樟芝学名使用的争议。由于他的樟芝新种发表符合植物命名法规的规定,模式标本是樟芝子实体,而且他当初描述错误处已得到修正与澄清。2010 年 11 月在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委员会真菌委员会的讨论中,支持樟芝学名须以他和苏庆华教授的发表学名为依据。 
    2010 年 7 月我到昆明附近做野外工作,也去探望臧教授夫妇,是最后见到臧教授。当时他行走不便,几乎不出门了,主要在家工作。虽老矣,头脑还很清楚灵活。1990 年在芬兰时,一次下午茶,赖明洲教授宣布请臧教授夫妇编写《中国孢子植物辞典》,2011 年初我收到臧教授夫妇寄给我两本厚实内容丰富刚出版的书。他们完成了 20 年前的工作承诺,请我转交一本给赖教授夫人。赖教授几年前英年早逝,可惜未能见到此书出版。 
    未有不散的宴席!臧教授满腹的才情与历史故事,丰富的学、友交流终有停止之日,虽余音仍绕梁不已。臧教授的学识、豪迈、文艺、宽广、乐于助人与温暖力量,成为极具影响与感染力的人间经典。

     
     
    关键词: 臧穆 食用菌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