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803/15/0834264711944.jpg)
刘奇正作报告
易菇网讯:2018第三届全国羊肚菌大会于3月9-11日在云南香格里拉召开,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食用菌行业的35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一线种植代表前来参会。在大会羊肚菌栽培技术研讨会环节,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奇正博士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梯棱羊肚菌菌核形成机制研究等相关问题。
会上,刘奇正博士就菌核在羊肚菌生活史中的地位、梯棱羊肚菌菌核发育过程、影响菌核形成因素研究、活性氧调控菌核形成研究等问题作了介绍。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803/15/0834258311944.jpg)
报告现场
“在羊肚菌中关于菌核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其形成机制尚不明确,还存在许多争议,例如菌核形成量是否是菌种质量的评价标准、田间栽培究竟有无菌核出现、如何准确地评价菌核形成能力等。”刘奇正博士在介绍菌核在羊肚菌生活史中的地位时表示。
此外,温度、培养基的量、pH值、光照、农药草胺磷也是影响菌核形成的重要因素。刘奇正博士讲到,在菌核形成过程当中要保持合适的培养温度、适当提高培养基的量、培养基需保持适宜的pH、菌核培养无需完全黑暗、拒绝农药残留、保持卫生清洁适宜的储存环境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803/15/0834255611944.jpg)
报告现场
“菌核形成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点;温度、pH和培养基的量均能影响菌核形成,需保持合适范围;避免使用有农药残留的培养原料以及保持卫生清洁;供氧及活性氧对菌核形成有重要影响,保持合适的通气量;推荐统一的标准化培养方法—PDA平板培养,对菌种的菌核形成能力进行评。”报告最后,刘奇正博士对影响羊肚菌菌核形成因素做了总结。
此次大会由中国菌物学会、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迪庆州农牧局、易菇网共同承办,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缔造产业命运共同体 共创产业发展新机遇”。 大会安排了主旨报告暨羊肚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羊肚菌栽培技术研讨会、羊肚菌品牌战略与市场攻略论坛、北方地区羊肚菌栽培技术研讨会共19个报告。同期举行了迪庆香格里拉食用菌行业产业协会成立会议、羊肚菌栽培基地参观,现场展览等活动,是全国羊肚菌从业者的一次年度盛会,也是2018年全国食用菌行业开年第一个较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品牌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