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803/19/0859027911944.jpg)
倪淑君作报告
易菇网讯:“黑龙江省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催蕾,非常适合食用菌的生长。夏季高温季节可反季生产填补市场空白,且生产的菇、耳品质优于南方产品,价格较高,市场供不应求。”3月10日,第三届全国羊肚菌大会北方地区羊肚菌栽培技术研讨会在云南香格里拉举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长倪淑君就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羊肚菌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
黑龙江省是食用菌大省,发展食用菌有着悠久的历史。黑龙江省食用菌产量居全国第三位,但种类单一、以黑木耳为主。就目前而言,食用菌产业面临结构调整的压力,森林限伐引起“菌林矛盾”,黑龙江省传统的木腐类食用菌产业受到冲击。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803/19/0859027111944.jpg)
报告现场
近年来,黑龙江省在不断尝试引进引进珍稀菇种,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羊肚菌是珍稀食用菌品种,产品价格高、供不应求。2016年全国产量在20万吨以上的栽培食用菌就有20多种,而羊肚菌年产鲜菇不到3000吨,市场缺口巨大。羊肚菌作为新兴的产业一直是当地关注的热点。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803/19/0859022011944.jpg)
报告现场
黑龙江省四季分明,是中国最冷的省份。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催蕾,非常适合食用菌的生长。夏季高温季节可反季生产填补市场空白,且生产的菇、耳品质优于南方产品,价格较高,市场供不应求。该省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大、棚室多,具有发展羊肚菌的良好优势。
倪淑君在报告中介绍,黑龙江省有良好的食用菌发展基础,该省食用菌栽培已有几十年历史,食用菌生产在全省遍地开花,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产品生产的专业村、专业户,各具特色的区域优势和产品特色。如牡丹江市被授予“中国食用菌之城”、伊春市被称为“中国原生态食用菌基地”、海林市成为“中国猴头菇之乡”等。
近两年,羊肚菌已经从四川、云南、湖北发展到福建、广西、辽宁、内蒙古、新疆等全国大部分省区,发展很快,东北地区也紧紧跟随,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辽宁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解决了日光温室栽培羊肚菌的技术难关,率先开展了羊肚菌的人工栽培生产。吉林农大食用菌团队开展羊肚菌的研究和推广。黑龙江省农科院食用菌创新团队2016年开始先后在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大庆、牡丹江、伊春等地开展了羊肚菌的引种和试种工作。
谈及未来的发展思路,倪淑君表示应积极开展寒地菌种的引进和筛选,创新栽培技术,建立生产技术规范,摸索多种生产模式(轮作、套种模式、层架式栽培、工厂化栽培等)示范引导,利用以点带面、企业带动方式,延伸产业链条,争取政策支持。
2018第三届全国羊肚菌大会于3月9-11日在云南香格里拉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菌物学会、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迪庆州农牧局、易菇网共同承办,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缔造产业命运共同体 共创产业发展新机遇”。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食用菌行业的35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一线种植代表前来参会。 大会安排了主旨报告暨羊肚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羊肚菌栽培技术研讨会、羊肚菌品牌战略与市场攻略论坛、北方地区羊肚菌栽培技术研讨会共19个报告。同期举行了迪庆香格里拉食用菌行业产业协会成立会议、羊肚菌栽培基地参观,现场展览等活动,是全国羊肚菌从业者的一次年度盛会,也是2018年全国食用菌行业开年第一个较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品牌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