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讯:2017年11月,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引进河北迁西羊肚菌菌种进行羊肚菌温室大棚试验。在研究所李淑芳副研究员的悉心照顾和物联网的监测控制下,3月中旬试验田内开始发现“小菇宝宝”,目前生长态势良好,预期四月中下旬进入生长旺期。
瞄准新品种 虚心向同行学习
羊肚菌是一种名贵的新型食用菌,营养价值较高,每斤鲜菇售价在百元以上,干品价格曾高达每千克2000元,其人工栽培逐渐成为食用菌行业的热点,成为食用菌行业一颗璀璨的“巨星”,众人瞩目。
李淑芳第一次了解到羊肚菌是2012年,当时即对羊肚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几年的了解、观察和研究,通过翻阅资料和学习,终于于2017年引种羊肚菌并成功出菇。
“虽然看好羊肚菌的发展,但我以前主要从事食用菌加工研究,首次接触食用菌种植,尤其是羊肚菌及其种植,几乎是零经验。”李淑芳表示,为了了解羊肚菌菌种分离与制作技术、栽培实践生产,学习羊肚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她报名参加了2017第二期全国羊肚菌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向食用菌同行学习先进经验。
创新模式 让物联网“盯紧”羊肚菌
回到天津之后,李淑芳立即着手羊肚菌栽培的实验,但在研修班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羊肚菌生长会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以及土壤温度、湿度等多因素的影响,为了快速认识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掌握羊肚菌的栽培参数,她创新性的接入了物联网技术。
李淑芳说:“我们与天津市一飞冲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温室大棚内试验安装了物联网监测与控制系统,使用非常方便,可以实时了解羊肚菌的生长状态和生长环境,根据监测到的准确数据采取相应管理控制措施等。”
据了解,下一步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与天津市一飞冲天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协商继续合作研发羊肚菌工厂化智能控制系统,为羊肚菌产业发展和天津市科技帮扶作出进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