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昭通市天麻特产局了解到,为推进天麻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今年我市扎实推进天麻“两菌”和良种繁育,提出优质“两菌”(萌发菌、蜜环菌)覆盖率达80%以上,鲜麻总产量不低于2800万公斤,要“跳出”产地做特产,做到墙内开花墙外香,实现2018年产值40亿元。
昭通市天麻特产局局长、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两菌”和良种是决定天麻品质的关键环节,对“两菌”生产和良种繁育要加大投入、加强研究,降低成本,提高科技含量,加强指导监管,不断提高菌、种质量,满足生产发展需要,确保昭通天麻品质。为提高天麻品质和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市天麻特产局高度重视“两菌”和良种繁育,以提质增效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活力,做优做强天麻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全力推进天麻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加快彝良4000亩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
加快推进“两菌”厂房建设和启动天麻良种繁育生产,确保优质“两菌”覆盖率达80%以上,市天麻特产局将加大对 “两菌”生产厂建设的督促指导,确保按时投入生产,市天麻研究院将联合市内外科研机构开展 “两菌”收集、筛选和培育,为“两菌”生产企业提供本地优质的“两菌”,为全市提供优质“两菌”;将加快在彝良小草坝的土地流转进度,尽快达成合作协议,启动良种繁育工作,建立天麻良种繁育基地,确保为全市提供统一的优良良种。
抓优质原材基地建设,抓好核心示范样板建设,以核心示范样板标准带动大面规范化种植,以北京中科院兰进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和市天麻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组建专家团队作为核心示范样板的科技支撑,重点在彝良打造集科研实验、新品种、新技术、科技培训为一体的高标准、高科技的规范化市级核心样板。打造“公司+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建档立卡户”产业发展模式,为全市天麻产业发展规范化提供样板推广。
各天麻种植县区积极组织天麻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及种植大户,按照市级核心样板建设标准,在天麻种植较适宜和建档立卡户较为集中的区域建设县级核心样板。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提高科技种植水平。按照市级培训技术骨干、县级培训技术能手的目标,实施素质提升工作,市级聘请国内天麻专家培训400名技术骨干,县级聘请本地乡土专家培训3500名技术能手,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和规范管理的能力,带动3.5万户麻农实现种植科技化和规范化管理。
加强科技创新,实现提质增效。借助市天麻研究院与省内院校的合作平台,加大对昭通优质“两菌”和乌天麻良种纯化,为优质“两菌”和良种生产企业提供优质种源;联合国内外科研院校,建立昭通天麻工程研究中心,开展鲜天麻保鲜冷藏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保鲜技术。
同时,各天麻种植县区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的基础上,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支农资金投向,整合涉农资金、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天麻产业。今年计划完成种植天麻8万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7600多户;“两菌”推广1320万瓶,其中萌发菌120万瓶、蜜环菌1200万瓶,实现产值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