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藏波密县农牧科技局获悉,由该所试种的45亩羊肚菌已成功出菇,长势喜人。已经采收的羊肚菌晾晒在基地里,每一朵都饱满圆润,叫人垂涎欲滴,若管理得当,预计亩产可达300斤。按照目前市场上最低价来算,对当地老百姓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昌都市也高度重视羊肚菌产业发展,昌都市农牧局金健波局长表示,食用菌作为短平快项目在精准扶贫方面效益明显,自2016年农科院蔬菜所羊肚菌菌种在昌都试种成功以来,今年开展10亩取自四川、云南菌种示范种植,出菇长势不错,个别温室产量超过300斤。我局农科所魏治镭申报科技厅专项挖掘昌都羊肚菌资源,与云南农科院合作开发类乌齐野生种,现已成功分离到菌种。
但是,对于自治区农科院蔬菜所和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拉萨综合试验站站长谢荣来说,虽然长势不错,但还不能太乐观。“西藏羊肚菌在林区均有分布,已知4-7月出菇多见林芝波密、米林、察隅,昌都类乌齐,日喀则亚东沟、吉隆沟,因生境有多样性差异,种类鉴定与驯化及菌株的DUS测试亟待攻克。现在四川主栽的梯棱和六妹两个种类,在西藏目前栽培表现良好。” 谢荣表示,“林区适量推广享有气候优势,但自主繁育菌种、栽培土质选择、水、温及通风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技术细节是关键。同时,内地羊肚菌市场供需矛盾和品牌销售堪忧,西藏稳产保质避风险等问题更要提前预防,最好的应对措施在于充分摸清西藏羊肚菌资源家底,选择最适栽培出菇季与适宜推广区,集成创新设施农法‘冬菌夏菜’模式和生态抚育促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