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讯:5月22日,为纪念《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25周年,生态环境部在京举行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真菌卷》显示,我国已有1种大型子囊菌——云南假地舌菌疑似灭绝,冬虫夏草、猴头菇等我们熟悉的菌种也已经属于“易危”级别。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在上午的宣传活动现场表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我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各部门各地区的有关规划计划之中并有效实施。记者了解到,我国已经获得202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主办权,各项筹备工作正有序开展。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在发布活动现场表示,本次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是迄今为止全球大型真菌物种数量最大、类型范围最宽、覆盖地域最广、信息最全、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评估,对大型真菌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将产生深远影响。
活动现场,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真菌卷》和《2018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据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真菌卷》显示,我国9302种大型真菌种,已有1种属于疑似灭绝,名为云南假地舌菌,已有近130年未重新发现;有9种极度濒危,25种濒危,62种易危。我们所熟悉的冬虫夏草、猴头菇等菌种属于易危级别,四川灵芝属于近危水平。
在此前的2013年9月和2015年5月,原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已经分别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部名录显示,我国34450种高等植物中已有27种灭绝,10种野外灭绝,受威胁比例最高的类群为裸子植物;除海洋鱼类外的4357种脊椎动物中,已有4种灭绝,3种野外灭绝,受威胁比例最高的类群为两栖动物。
据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由全国600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历时10年完成,对我国34450种高等植物、4357种除海洋鱼类外的脊椎动物和9302种大型真菌的受威胁状况进行评估,是迄今为止评估对象最广、信息最全、参与专家人数最多的一次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中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境丧失与破碎化等因素,不仅导致部分动植物多样性降低,也同样威胁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如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药用菌冬虫夏草,因过度采挖,其种群密度已大幅减少,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分布区不断萎缩,许多产地已很难发现冬虫夏草的踪迹。
评估认为,一些虫草类、块菌等食、药用菌物种受到严重威胁,应作为重点类群加以保护。云南、四川不仅大型真菌多样性最为丰富,也是受威胁大型真菌物种分布最为集中的省份,应作为大型真菌多样性保护重点关注地区。
易菇网综合中新社、中国新闻网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