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180525133909](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805/25/1342454711944.png)
“帅哥给瞧得着这点干巴菌,今天上山刚摘的。”距离野生菌上市快一个月了,昆明各大农贸市场里“菌儿”的身影并不难寻,牛肝菌、见手青、干巴菌、竹荪等各种菌类备受吃货们的关注。在昆明木水花综合市场和篆新农贸市场,发现和“头水菌”上市初期高价遇冷不同,随着菌种及数量的增多,不少市民已果断出手,但在品尝珍馐美味的同时还要注意什么?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野生菌市场逐渐火爆 价格较同期有所下降
上市近一个月,野生菌品种和数量明显增多,无论在木水花综合市场还是篆新农贸市场,都有数十个商贩正在售卖野生菌,品类涉及牛肝菌、干巴菌、鸡枞等,甚至连个头较小的青头菌也摆了出来。而周边不少的配送批发经营部,已经在挑拣晾晒以及冷冻保鲜着各类野生菌,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价格方面,干巴菌售价为每公斤500元-600元,见手青在每公斤80元-120元之间,黄牛肝因为数量不多售价在80-100元左右。记者随机走访了多个摊位,发现菌种大多采自云南宜良、禄丰、南华和通海等出菌量大的地方,个头大、品相好的野生菌并不少见。相较上市初期的牛肝菌900元每公斤、干巴菌1300元每公斤、鸡枞1600元每公斤而言,如今的野生菌价格可谓“大跳水”。
据了解,因为今年雨水较多,野生菌上市较早,对比去年同期,各类野生菌的价格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以去年5月27日木水花综合市场交易情况为例,黄牛肝菌300多元每公斤,鸡枞为500-700元每公斤,干巴菌则高达每公斤1000元。除此之外,在少数摊位前,商贩已经摆出了一堆堆个头较小的青头菌,“这两天的青头菌有点少,可能再过几天就能大量上市了。”据摊主介绍,受出菌期影响,深受本地市民喜爱的青头菌6月左右就能上市,美味的山珍不久之后或许就能出现在餐桌之上了。
“我男朋友最爱吃见手青,我们每年都要买上一些。”来自四川的小董姑娘刚称足了半斤见手青满怀笑意地表示,虽然现在野生菌的数量还比较少,但能及时犒劳自己的胃。昆明本地某野生菌火锅店老板夏先生则表示,门店因为及时采购到了新鲜的食材生意更加火爆了,虽然价格稍微贵点但也能够承受。
在昆明木水花综合市场周边,衍生出了不少野生菌干货生鲜批发部以及火锅的商店,100-200元左右的野生菌火锅干锅也赢得了不少市民的喜爱。据了解,接下来野生菌上市的种类和数量将会越来越多,价格也将走低。
![QQ截图20180525133939](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805/25/1343101911944.png)
享珍馐不见“小人人” 记好9大秘诀
当然,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必须要注重饮食安全。为有效遏制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发生,近日,云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预警公告,提出9大措施防范野生菌中毒。
一、不要随意采摘、出售、购买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颜色鲜艳或霉变的野生菌。
二、烹调加工野生菌时,不要凉拌食用,不要多品种混合加工,加工时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所含某些成分会与酒中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从而引发中毒,所以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三、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养老机构食堂、医院食堂、婚丧嫁娶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野生菌类,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四、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格把好食用野生菌采购关,建立和掌握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严格执行先用沸水煮漂等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并留样备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五、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应当立即采取简易催吐方式,尽早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或前往附近医院就诊。
六、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要在野生菌上市期间提前做好野生菌中毒应急救治的各项准备工作。
七、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正确鉴别和食用野生菌的知识和方法。
八、各地要严格执行《云南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试行)》,严禁农村集体聚餐加工食用野生菌(包括野生菌干制品),防止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
九、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加强应急防范,及时处置各类食品安全事故。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及时报告和互通信息,加强协作和应急处置,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