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807/20/0934243211944.png)
2018年7月18日,受贵州省农科院品资所副所长、“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纳雍县专家团技术团长、纳雍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食用菌产业指挥部指挥长朱国胜邀请。省科技厅农村处项志宏处长一行到纳雍县考察指导省农科院品资所红托竹荪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纳雍县人民政府鲍曙光副县长,县科技办杨丹主任全程陪同。
![图片2](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807/20/0934372011944.png)
考察组一行深入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红托竹荪菌种研发中心、菌种生产基地和菌棒厂、勺窝镇五一村红托竹荪发酵菌棒层架栽培基地。认真听取了省农科院品资所贵州省天麻竹荪育种和栽培科技术创新人才团队领衔人朱国胜介绍团队红托竹荪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情况,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庄继文总经理介绍了公司在省农科院指导下红托竹荪菌种菌棒厂建设和生产情况。
![图片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807/20/0934505411944.png)
项志宏处长充分肯定了省农科院品资所天麻竹荪团队近年来的科技创新非常接地气,有效地解决了红托竹荪传统栽培技术问题,实现了红托竹荪产业生态循环发展,为贵州省食用菌产业脱贫攻坚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并要求团队加大红托竹荪发酵菌棒多模式推广应用,向全省辐射推广,发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图片4](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807/20/0935105111944.png)
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贵州省农科院品资所食药用菌团队经过近7年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建立了成熟的贵州红托竹荪代料发酵菌棒层架栽培技术,筛选出优良红托竹荪菌株和发酵菌剂,攻克了液体菌种生产、节材栽培、代料发酵菌棒制作、层架出菇等技术瓶颈,解决了连作障碍,菌材转化率从20%提高到40%以上,栽培周期缩短至6个月。
该技术可以进行工厂化应用,还可以根据贵州省立体气候特点,分区布局推广,实现红托竹荪鲜品和干品周年生产及供应,该技术菌棒还可广泛用于地栽、框载和林下仿野生栽培等。该技术已在纳雍县、义龙试验区、安龙县、织金县、黔西县、普定县、德江县、石阡县、万山区、剑河县、榕江县、乌当区等县(市区)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