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3日讯 近日,尚志珍珠山乡新安村的王路同与村民们开始采摘自家棚室的黑木耳。他说,去年种植的3万多袋棚室黑木耳收入近7万元,按现在的市场价计算,今年还将有个好收成。
据了解,2007年尚志市珍珠山乡生产以地栽木耳为主的食用菌1.5亿袋,占尚志市的四分之一,生产周期由原来的一茬变为两季经营,成立各类食用菌合作社组织4个,发展食用菌协会会员1300名。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一个,省和哈市级绿色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各一个,超100亩以上规模的食用菌专业生产基地25个,发展科技示范户56户,衔接2778个专业农户,全乡96%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和经营。2008年,该乡地栽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总量突破2亿袋,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7000元以上。围绕食用菌产业,该乡又申报了3个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形成了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新格局。
目前,食用菌产业已覆盖该乡6个行政村,围绕食用菌产业发展起来机械制造、建筑、锯末加工、草帘编织、菌种制作、菌袋供应、技术传播、产品加工和经销行业企业,呈现一业带多业的链式效应。近两年,该乡依托现有的产业优势和知名品牌,着力研发优良品种,推进基地建设,扶壮龙头企业,依靠各级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构建功能完备的科技园区,实施产业化经营,完善综合服务体系,扩大了产品营销半径,还组建了研发中心,并正在做产地批发市场的立项工作。
该乡形成了“五统一”的产业化推进机制:统一大宗生产资料供应,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牵头,为菌农提供质优价廉菌用物资;统一技术操作规程,保证产前技术培训到位,产中新科技到位,产后产品收购质量检验监督到位;统一品牌和包装,珍珠山品牌先后荣获了哈尔滨市和黑龙江省著名商标品牌认证;统一产品市场销售,利用珍珠山品牌的知名度,使菌农产品不仅畅销北京、上海等国内37个大中城市,还远销到俄罗斯、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统一办理贷款手续,乡政府协调信贷部门采取跨年度和五户联保的形式,为菌农提供信贷资金支持。
图为食用菌培育大棚。张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