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菌的消费量会不断增加,对食用菌的产品质量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栽培方式将难于满足未来人们对食用菌产量和品质的需求,工厂化种植是必然的趋势所在。在借鉴欧美、日韩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基础上,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正处于快速崛起阶段。
食用菌是健康营养食品,市场空间广阔: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荤一素一菇”人类最佳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2014年的20年间全球食用菌总量年复合增速高达11.3%,增至4168.7万吨。其中我国食用菌产量由1978年的5.8万吨增长至2016年的3596.7万吨,年复合增速达18.4%,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未来有望继续高速增长。
消费增长受居民收入及餐饮业发展驱动:参考美国食用菌历史消费数据和产业扩增局势,推断得出食用菌(鲜菇为主)的消费增长受居民可支配收入、食品类支出和餐饮业发展的推动。美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餐营业营业额分别由1970年的16643美元、428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的38988美元和7660亿美元,而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6280元和2253元分别增长到2015年的31195元和11422元,餐饮业营业额由2000年的528.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864亿元。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居民收入和餐饮业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它们的上升将使消费升级,大幅增加对高品质食用菌的消费,从而驱动中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的发展进程。
食用菌工厂化种植迈向大国崛起之路:借鉴日本的创新发展之路,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种植正快速发展,大步前进。(1)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已赶超日韩,日产量达3280吨,单瓶产量400克,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其他种类食用菌工厂化正大胆尝试,积极创新。(3)企业格局优化,工厂化企业由2012年的788家减少至2017年的529家,产业调整,工厂化种植逐渐替代传统种植方式,食用菌行业大国崛起值得期待。
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迅速: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发展十分迅速,用不到十年的时间走过日、韩近30年的发展历程,2006至2016年我国工厂化食用菌产量从8万吨增长到257万吨,规模增长为原来的32倍多,年复合增长率约41.5%。工厂化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在快速提升,日产量由2010年的1712.8吨上升到2016年的7504.3吨,增产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