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天生万物以养人” 联姻菌物和医学


    【发布日期】:2018-10-08  【来源】:《中国菌物药》
    【核心提示】:菌物健康应用研究除了紧跟国际步伐,坚定不移的开展相关各类实验之外,业内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对菌物药临床的相关研究。
      严格意义上来讲,菌物界和医学界仍然处于平行面部分分支相交的状态。乘承“天生万物以养人”的基本理念,站在人类的立场,这种状态必须要做出改变,而且应该越快越好 二者的联姻,因医学体系的差异表现为两个方向。按照现代医学对药物的认识及理解,应把菌物作为一个分子库,从中找到对人体健康问题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成分,明确其药理和相关疾病病李,且能工业化地提取或合成,进行临床验证从而得到药品,按照中医对药物的认识和理解,应该把菌物当做中药,对其炮制规范及温凉寒热、性味归经等进行分析,建立相关标准,融入到中药体系当中,从而使之成为临床药物。
      目前因内外对菌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医学方向,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每年都会有大量有关菌物生化方面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各类专业杂志上。中医药方向的研究与之相比大为落后,这与我国现阶段大力提倡中医药发展并将依赖中医药发展建设健康中国的大环境,相差甚远。 所以菌物健康应用研究除了紧跟国际步伐,坚定不移的开展相关各类实验之外,业内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对菌物药临床的相关研究。 中国菌物药这本杂志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力求使菌物科学的研究和菌物医学、药学的研究在此交相辉映,不仅要促使中医药界对菌物药的临床应用加以重视,而且要进一步推动菌物药临床应用标准建设和相关课题的科研及成果的发布。
      这个平台刚刚建立,无论是其内容抑或影响力都还比较小,但其前景非常广阔,2015版《中国药典》收录的中药品种有618种。而目前经过专业机构运用中医理论对菌物药药性辨别已非常清晰的有近300种,还有400多种已接近完成,其总数已和中药材数量媲美。可以看出,这其中蕴含的课题量以及成果的含金量都非常可观。其价值更毋庸置疑,势必将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及个人投身于相关研究当中,并将得出一系列颇有价值的研究或果。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机构开始注意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随着中医药发展进入国家战略,中医药的研究成果势必会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这些趋势,必然会让投身其中的科研人员及机构率先受益。
      随着我国各行各业被科学理念洗礼,菌物药学这一空白领域很可能会成为中西文化最容易、最广泛、最深入的交流区域。以屠呦呦的青蒿素为中药科研典型代表,从菌物界中诞生一批类似的成果是可以预期的。同时借鉴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快速辨识各种菌物药的整体药性,也使之拥有系列成果爆发的可能。
      菌物只有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及健康当中,才具有真正的价值。我国食用菌用于食物的研究和应用居世界前列,这得益于中国数千年传承不衰的食文化。药用菌用于健康的研究和应用,我们也必须依靠中国数千年传承不衰的中医药文化。对此,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意愿投身于此,为菌物药的研发、临床、应用贡献我们的力量!
      在此我们呼吁,希望有志于菌物药研究的各位专家、学者、民间专业人士给予更多的关注、投入更多的资源,为中国文化、中医药文化,尤其是发展及创新空间无限广大的菌物药领域,写下属于自己的浓重一笔!
     
    关键词: 菌物药 产业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