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食用菌协会成立于九十年代初,协会会员主要有农户、食用菌科研人员、产品营销人员组成。协会采取公司建基地、基地带农户,公司与农户签定产品收购合同的“订单农业”形式,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带动2500余户农户种菇致富。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全面服务
1.产前――技术培训自2002年以来,协会对会员和广大农民进行食用菌技术培训。由食用菌专家传授技术。三年来,共办班36期,培训农民学员3000余人。仅丹阳、武进2002~2003年,通过协会培训获得种菇技术的学员,兴建草菇房1800余间,单次种植面积9万平方米,年复种面积180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产菇2公斤计算,年产草菇3600吨,产值3800余万元,净利1200余万元。
2.产中――技物服务对会员和经培训后从事食用菌生产的菇农,协会进行跟踪服务,在种菇原料、菌种、生产技术、菌需物资乃至菇房建筑材料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力求做到通过一流的技术和物资服务,使菇农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三年来,协会共向菇农提供食用菌栽培原料3万余吨,菌种300万袋,菇房建材保温板4500立方米,陶管24000根,并有5名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室、人棚,面对面地向菇农进行技术指导。
3.产后――产品收购凡是协会会员和经培训带动起来的菇农,若产品销售有困难,协会保证按保护价收购:三年来,协会与会员和菇农签订产品收购合同2500余份,收购草菇、平菇、姬菇、蘑菇、金针菇等3000余吨。同时,协会还主动退出自己开辟的常州、镇江、丹阳等地的食用菌市场.让给带动起来的菇农就近上市销售,公司生产出来的食用菌产品,则舍近求远.销往南京、苏州、上海、北京等相对较远的城市。通过上述举措,最大限度的保护会员及菇农的切身利益,带动本市及周边地区的农民发展食用菌致富。
加强管理
协会以江南食用菌有限公司为载体,加强管理,巩固原有的市场份额,着力研制、引进现代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无公害草菇反季节、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与会员之间建立“五统”运行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一是统一供应原料:食用菌生产所需原料由协会负责采购、加工、配置、供应,二是统一供种:菌种由江南食用菌研究所负责统一引进、选育、试种、扩繁、推广。实行统一供种,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最大限度地保护菇农利益。三是统一技术标准:协会培训中心统一组织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使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家喻户晓,产品标准人人明白。四是统一收购、加工.会员生产的食用菌产品,由协会按订单统一收购加工。五是统一品牌销售。所有鲜菇和加工菇均以“康韵”牌注册商标对外销售,注重品牌效应,打造名品精品,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会员只要严格按照“五统一”的要求,认真组织无公害、标准化食用菌生产,产品协会收购包销。通过“五统一保”运行机制,会员从协会取得的人均年收入在8000元以上,大大高于一般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