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玛央宗作报告
会议现场
易菇网讯:“据不完全统计,冬虫夏草采挖受益农牧民总计可达到60万人左右,冬虫夏草几乎成为产区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10月26日,西藏自治区冬虫夏草协会卓玛央宗秘书长在2018第二届全国虫草大会“冬虫夏草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作了题为《冬虫夏草产业助农牧民脱贫—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会上,她就冬虫夏草助农牧民脱贫的现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西藏冬虫夏草资源概况、冬虫夏草助推产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冬虫夏草采挖管理与资源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西藏自治区冬虫夏草分布图
2017年西藏产量达67吨 冬虫夏草几乎成为产区唯一商品
据介绍,西藏和青海是全球冬虫夏草的主产区,以那曲冬虫夏草为代表的产品品质优良,资源分布较广,相对储量较多。西藏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除阿里地区以外的六个市辖40个县的284个乡镇,分布面积约6500万亩,资源蕴藏量约为65-70吨。冬虫夏草采挖产量具有大小年份之规律,根据西藏政府部门不完全的统计,近几十年来西藏冬虫夏草每年保守产量为37-67吨。其中2017年产量67吨,创西藏建立冬虫夏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产量。西藏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山地阴坡、半阴坡的灌木丛和草甸草原,土壤类型为高山草甸和亚高山草甸土,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气候环境为严寒多雪,没有绝对无霜期,冻土时间长。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品质的冬虫夏草,尤其那曲、昌都主产区的冬虫夏草,虫体表面色泽黄净、均一,无论虫体大小,看上去均显得粗肥匀称,被公认为品质最好的冬虫夏草。
据介绍,西藏和青海是全球冬虫夏草的主产区,以那曲冬虫夏草为代表的产品品质优良,资源分布较广,相对储量较多。西藏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除阿里地区以外的六个市辖40个县的284个乡镇,分布面积约6500万亩,资源蕴藏量约为65-70吨。冬虫夏草采挖产量具有大小年份之规律,根据西藏政府部门不完全的统计,近几十年来西藏冬虫夏草每年保守产量为37-67吨。其中2017年产量67吨,创西藏建立冬虫夏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产量。西藏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山地阴坡、半阴坡的灌木丛和草甸草原,土壤类型为高山草甸和亚高山草甸土,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气候环境为严寒多雪,没有绝对无霜期,冻土时间长。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品质的冬虫夏草,尤其那曲、昌都主产区的冬虫夏草,虫体表面色泽黄净、均一,无论虫体大小,看上去均显得粗肥匀称,被公认为品质最好的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产区均处于高海拔的偏僻牧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制约着多元化的产业发展,传统的牧业生产只能达到自给自足的基本需要。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草畜矛盾越来越突出,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牧业产业。因此,冬虫夏草几乎成为产区唯一的商品。”卓玛央宗介绍,一年一度的冬虫夏草采挖是产区农牧民艰辛而又渴望收获的重要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所采挖的冬虫夏草收入便是他们一年的现金收入及主要经济来源。西藏每年上山采挖冬虫夏草的人数达到45万人左右,全部为当地农牧民,对采挖人员的年龄没有严格限制,有小到7岁、大到超过60岁,在冬虫夏草产区为中、小学生特意设置了虫草假与暑假置换。据不完全统计,冬虫夏草采挖受益农牧民总计可达到60万人左右,其中包括留守家里的年迈体弱老人和幼儿。根据政府部门的冬虫夏草产量统计及市场价格计算,西藏地区冬虫夏草原草销售年均产值可达80亿元左右,成为当地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主产区冬虫夏草收入占农牧民人均年收入的60%左右,并培育成长了一批集采挖、收购、销售为一体的本地经营商,对带动农牧区群众发家致富、迈入小康生活水平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冬虫夏草独特的资源利用价值成为牧民实现梦想的重要经济因素,目前冬虫夏草主产区的各县已经或正在摘掉贫困帽子,在高原山区率先迈入相对富裕的道路。
冬虫夏草资源采挖并未导致较大的草原破坏
面对冬虫夏草产地的局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对人体健康功效的独特性,卓玛央宗表示,冬虫夏草采挖管理与资源保护成为关乎群众利益的重要民心工程,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对冬虫夏草资源保护与采挖管理工作,出台了冬虫夏草采集、交易管理办法,采集、交易管理目标责任书,维稳管理目标责任书、纠纷处理实施细则、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措施,为建立冬虫夏草采挖、交易的有序开展、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和维护社会局势稳定提供了制度保障。
“冬虫夏草采挖季节的采挖活动是产区农牧民群众最为重要的头等大事,也成为产区县、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重心。”卓玛央宗介绍,为确保所有采挖人员为本县域农牧民户籍的持证采挖者,确保采挖活动不跨界、采挖作业按规定要求进行,产区各级政府把引导、服务、监管工作贯穿到冬虫夏草采挖许可证、收购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及查验、采挖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搭建统一临时居住设施及相关采挖作业活动的培训教育、环境保护、人身安全等主要内容)和采挖活动以及收尾贯穿始终。同时,根据不同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规定了各产区(县)的采挖期限,制定同一天进、出采挖山区的规定,并严格执行。现在西藏各产区都基本实现了采挖者持证采挖、有序采挖、注重环境保护的行为目标。西藏大部分产区实现县域范围内资源共享制度,扩大了冬虫夏草采挖受益人群,减少群众纠纷,形成了和谐采挖的氛围。
针对冬虫夏草采挖导致生态破坏等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卓玛央宗表示,在此问题上国内专家和社会大众存在误解。清华大学与西藏大学联合承担的冬虫夏草产业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西藏自治区冬虫夏草相关议题的再思考)认为,冬虫夏草资源采挖并没有导致较大的草原破坏。在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冬虫夏草资源得到有序利用,生境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根据近几年来的实地监测、调研结果显示,冬虫夏草总体产量没有减少趋势。在采挖人数基本同等的情况下,2017年西藏冬虫夏草产量达到历史最高。
那么,冬虫夏草采挖没有导致较大草原破坏,也没有显示资源减少,是什么原因呢?卓玛央宗介绍道,一方面,农牧民有“随挖随填”的传统习惯,杜绝掠夺性采挖、维护资源环境成为产区农牧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和神圣职责;一方面,属地管理是虫草资源采集管理办法和交易管理办法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气候因素意味着冬虫夏草采挖导致的草原植被可能受到临时破坏而非永久破坏。《西藏自治区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报告(2015年)》显示:2010-2015年,那曲地区高、低覆盖度植被面积变化波动较小,中覆盖度变化波动较大,植被覆盖面积呈增加趋势。目前西藏自治区政府部门正在制定出台《西藏冬虫夏草采挖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将实行标准化的冬虫夏草采挖作业规程,确保对冬虫夏草生境的有效保护。
产学研需加强合作 开展冬虫夏草应用研究
冬虫夏草资源采挖并未导致较大的草原破坏
面对冬虫夏草产地的局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对人体健康功效的独特性,卓玛央宗表示,冬虫夏草采挖管理与资源保护成为关乎群众利益的重要民心工程,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对冬虫夏草资源保护与采挖管理工作,出台了冬虫夏草采集、交易管理办法,采集、交易管理目标责任书,维稳管理目标责任书、纠纷处理实施细则、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措施,为建立冬虫夏草采挖、交易的有序开展、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和维护社会局势稳定提供了制度保障。
“冬虫夏草采挖季节的采挖活动是产区农牧民群众最为重要的头等大事,也成为产区县、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重心。”卓玛央宗介绍,为确保所有采挖人员为本县域农牧民户籍的持证采挖者,确保采挖活动不跨界、采挖作业按规定要求进行,产区各级政府把引导、服务、监管工作贯穿到冬虫夏草采挖许可证、收购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及查验、采挖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搭建统一临时居住设施及相关采挖作业活动的培训教育、环境保护、人身安全等主要内容)和采挖活动以及收尾贯穿始终。同时,根据不同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规定了各产区(县)的采挖期限,制定同一天进、出采挖山区的规定,并严格执行。现在西藏各产区都基本实现了采挖者持证采挖、有序采挖、注重环境保护的行为目标。西藏大部分产区实现县域范围内资源共享制度,扩大了冬虫夏草采挖受益人群,减少群众纠纷,形成了和谐采挖的氛围。
针对冬虫夏草采挖导致生态破坏等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卓玛央宗表示,在此问题上国内专家和社会大众存在误解。清华大学与西藏大学联合承担的冬虫夏草产业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西藏自治区冬虫夏草相关议题的再思考)认为,冬虫夏草资源采挖并没有导致较大的草原破坏。在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冬虫夏草资源得到有序利用,生境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根据近几年来的实地监测、调研结果显示,冬虫夏草总体产量没有减少趋势。在采挖人数基本同等的情况下,2017年西藏冬虫夏草产量达到历史最高。
那么,冬虫夏草采挖没有导致较大草原破坏,也没有显示资源减少,是什么原因呢?卓玛央宗介绍道,一方面,农牧民有“随挖随填”的传统习惯,杜绝掠夺性采挖、维护资源环境成为产区农牧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和神圣职责;一方面,属地管理是虫草资源采集管理办法和交易管理办法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气候因素意味着冬虫夏草采挖导致的草原植被可能受到临时破坏而非永久破坏。《西藏自治区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报告(2015年)》显示:2010-2015年,那曲地区高、低覆盖度植被面积变化波动较小,中覆盖度变化波动较大,植被覆盖面积呈增加趋势。目前西藏自治区政府部门正在制定出台《西藏冬虫夏草采挖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将实行标准化的冬虫夏草采挖作业规程,确保对冬虫夏草生境的有效保护。
产学研需加强合作 开展冬虫夏草应用研究
谈到冬虫夏草面临的主要挑战,她主要从独特的功效缺乏科研成果的分析解读,导致认识模糊、舆论混乱;冬虫夏草使用安全性有提示及争议,但是缺乏国家层面的风险评估;冬虫夏草产品缺乏技术标准,导致市场更加混乱这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同时,卓玛央宗针对目前的产业现状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加强科研机构与协会、企业的合作,开展冬虫夏草应用研究项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申请启动冬虫夏草产品风险评估工作,科学界定冬虫夏草砷超标问题及其对人体的影响,根据科学结论研究申报纳入药食同源目录和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申报天然冬虫夏草与其它冬虫夏草产品的区别分析,为制定不同产品各自的标准提供依据;申报冬虫夏草功效成分研究项目。二是推动建立多方面的合作联动机制,推进冬虫夏草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积极发挥协会的公共平台作用,凝聚企业和社会力量,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有效机制,使之成为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进一步探讨建立行业内社团组织之间的合作机制,强化力量,共同推进冬虫夏草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建立与政府部门的联动机制,强化对冬虫夏草市场的监管力度,彻底改变目前以假乱真、鱼目混珠的市场局面,以保护消费群体不不受损失,同时,创立协会会员的品牌产品;积极推动虫草及其冬虫夏草不同产地、不同产品的标准化建设,为强化经营自律和实施市场监管提供依据。
同时,卓玛央宗针对目前的产业现状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加强科研机构与协会、企业的合作,开展冬虫夏草应用研究项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申请启动冬虫夏草产品风险评估工作,科学界定冬虫夏草砷超标问题及其对人体的影响,根据科学结论研究申报纳入药食同源目录和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申报天然冬虫夏草与其它冬虫夏草产品的区别分析,为制定不同产品各自的标准提供依据;申报冬虫夏草功效成分研究项目。二是推动建立多方面的合作联动机制,推进冬虫夏草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积极发挥协会的公共平台作用,凝聚企业和社会力量,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有效机制,使之成为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进一步探讨建立行业内社团组织之间的合作机制,强化力量,共同推进冬虫夏草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建立与政府部门的联动机制,强化对冬虫夏草市场的监管力度,彻底改变目前以假乱真、鱼目混珠的市场局面,以保护消费群体不不受损失,同时,创立协会会员的品牌产品;积极推动虫草及其冬虫夏草不同产地、不同产品的标准化建设,为强化经营自律和实施市场监管提供依据。
2018第二届全国虫草大会于10月25-27日在杭州龙湖皇冠假日酒店举行,会议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易菇网、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中国菌物学会虫生真菌专业委员会、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承办,浙江五养堂药业有限公司、杭州宝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泛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武汉菌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担会务执行。本次大会围绕“直面虫草产业的挑战与机遇”主题,安排有学术交流会,虫草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冬虫夏草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蛹虫草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虫草产业企业家论坛,虫草产业新产品新技术展览,并组织代表前往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同期还举行了“中国菌物学会虫草类产业分会”成立筹备会议。本次大会凝聚了虫草行业最权威的专家以及最具实力的企业家,与会人员提出我国虫草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指日可待,是虫草行业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