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兆宁 袁勇)“菌把子都干了,再等几天今年的木耳收成就彻底泡汤了!”昨日,彭州红岩镇食用菌种植基地,白石沟村菌农雍定惠站在自家的菌棚前一筹莫展。据红岩镇副镇长刘应军介绍,此次震灾导致包括犁花村、白石沟村、幸福村等5个自然村在内的数百户菌农高达3200万袋菌种被大棚埋压,如果再不能及时扶救,必将造成菌农70%的减产损失。
昨日中午1时许,红岩镇食用菌种植基地。顺着白石沟村乡间公路犁八路两侧,用竹竿做支架、稻草做顶篷和围墙的食用菌棚有些仍保持了原状,多数则成片倒塌了。菌农雍定惠家的1.4亩土地全部用来搭建了菌棚,一共投入了5万元,种上了黄背木耳。在震灾中,她的2.6万袋菌种全部被埋压在地上,“平时一天要浇3次水,现在有12天都没浇水了,菌把子一干就没得收成了。”据雍定惠介绍,今年欠收已成定局,但如果能够争取在几天之内把菌棚扶起来,及时浇水蓄养,还可能挽回30%的收成。
红岩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刘应军称,目前全镇共种植了4000万个菌袋,包括犁花村、白石沟村、幸福村等5个自然村的1100余个农户。“目前统计已经有约3000万个菌袋被倒塌的棚顶埋覆。”
据菌农周后强介绍,这些菌子都是去年10月份种下的,如果不是震灾影响可以采收至今年9月份,平均一年可以采收3~5茬,而现在刚收了一茬就遭遇了震灾。“我们最缺人手,只要有人就还有救。”
刘应军副镇长表示,前一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在救人,目前的重点则转移到了人员安置和最大努力挽回经济损失上来。“我们已经和部队单位联系了,现在已经有40人前来支援,但对于受灾的上千菌农来讲显然还很不够。”
刘应军称,“只要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棚子扶起来,重新浇水蓄养,还是能挽回一部分菌种继续发育出菌,才能有效减少损失。”在此,刘副镇长表示欢迎志愿者也能参与到红岩镇食用菌产业基地的救助过程中来,目前尚需200名左右的人手,“只要花3天左右的时间,把棚子重新扶正、重新搭架放置,就能保证农户今年吃饭不愁”。联系人:刘应书;联系电话:028-83855121、1398170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