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龙县充分发挥地理气候优势,按照“政府筹资建设,产权村级所有,农户租用孵化,企业保底收购,实现四方共赢”的扶贫思路,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一县一业”扶贫产业重点发展。同时,依托浙江丽水、金华,辽宁大连、抚顺,福建古田等技术团队,结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建设出口食用菌产业园区。
在打造食用菌产业中,安龙县按照“园区 科研院所 企业 基地 合作社农户”五全模式,签署“企业入驻协议”“群众入棚种植协议”等,将“贫困户参与率在70%以上”作为给予企业(合作社)政策支持的首要条件,在菌棒生产过程中,要求企业必须满足“80%以上菇农每棒最低收入在1.5元以上”等条件,通过奖补激励,约束企业、合作社、菇农等各方面,强化利益联结。
目前,安龙县的食用菌产业已建成菌包生产、灭菌、养菌、接种、分选、冷藏等各种车间16840平方米,创建“苗岭仙”等注册商标,建成食用菌研究所1988平方米,食用菌干品深加工厂1500平方米。按照“园区小区”全域布局、全产业链打造、全利益联结、全要素配置、全机制联动”的方式,主要形成了“一园一镇九区”(食用菌产业园、蘑菇小镇、9个镇街道小区)的食用菌产业布局。招堤、栖凤、钱相、普坪4个镇(街道)为重点发展区,以香菇、羊肚菌等作为主导品种;海子、龙山、洒雨3个镇为一般发展区,以红托竹荪、木耳等作为主导品种;笃山、万峰湖2个镇为适度发展区,以红托竹荪、黑木耳、灵芝等作为主导品种。食用菌主要品种有香菇、羊肚菌、姬松茸、红托竹荪、灰树花等,产品主要销往福建、云南、广西、广东等地以及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外市场。
全县食用菌大棚由2014年104个3.7万平方米发展到如今的7887个232.82万平方米,企业从1家发展至19家;种植面积由2014年200亩发展到至今的1.2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