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新疆成功驯化3种野蘑菇


    【发布日期】:2018-12-24  【来源】:科技日报
    【核心提示】:科研人员还通过观察野生食用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粗壮情况和出菇结果,筛选出适宜人工栽培的培养基配方3个,并进行不同区域种植试验。
      过去,想吃到鲜美的黄伞菇、环柄菇和巴尔喀什蘑菇,必须到野外采集。如今,新疆的市民将一饱口福可以吃到人工种植的这3种野蘑菇了。日前,来自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的消息称,该站高级农艺师魏鹏及其团队通过近5年的努力,成功驯化了这3种食用菌,制定出适合人工栽培的技术管理体系,实现了人工繁殖菌种
      项目实施期间,生产黄伞菇、环柄菇、巴尔喀什蘑菇等野生食用菌菌袋6000袋,年产鲜菌3吨,菌袋生产成品率达80%以上,菌袋出菇转化率达到50%以上。魏鹏测算,每个黄伞菇菌袋产菇0.5公斤,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出售,一个半亩地的标准大棚可排放1万个黄伞菇菌袋,其纯利润可达7.6万元。
      新疆野生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但多年来缺乏科学开发和合理保护。长期以来,野生黄伞菇、环柄菇、巴尔喀什蘑菇等食用菌处于野生状态,无法进行人工栽培,而人们的掠夺性采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使野生食用菌资源日渐枯竭。
      为此,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高级农艺师魏鹏及其团队,自2012年6月在新疆农科院创新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新疆黄伞等野生食用菌驯化研究及开发利用”项目研究。
      科研人员首先到阿瓦提县、哈巴河县、阜康市、喀什市等县市的野生食用菌适生区,对野生食用菌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摸清野生食用菌对光照、温度、湿度、PH值等环境条件与菌丝生长、子实体萌发和生长之间的关系,总结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同时,科研人员在野外采集了黄伞菇、环柄菇、巴尔喀什蘑菇、平菇、阿魏菇等菌株,利用孢子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分离野生食用菌菌种,最终经过生物学特性观察、鉴定和生理学研究培养、驯化、筛选出10个适合人工栽培的菌种。
      科研人员还通过观察野生食用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粗壮情况和出菇结果,筛选出适宜人工栽培的培养基配方3个,并进行不同区域种植试验。
      魏鹏称,我们希望通过项目研究,实现野生黄伞菇、环柄菇、巴尔喀什蘑菇的人工栽培,不但可以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还能保护野生食用菌资源。
     
    关键词: 新疆 食用菌 野蘑菇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