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竹溪县位于秦巴山区,是全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有重点贫困村73个,贫困对象35962户111084人。竹溪生态环境优良,山场资源广袤,林业资源发展潜力大。那么,如何挖掘资源潜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林产业转型升级呢?
近年来,竹溪把“短、平、快”的食用菌作为脱贫骨干产业来抓,形成村村有食用菌产业,户户依靠食用菌产业实现稳步增收。全县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因地制宜,科学经营,创新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广大贫困户实行精准脱贫。2018年,全县发展食用菌2000万棒,建成投产食用菌制棒车间137家,建设养菌及出菇大棚2300亩,多家菌种繁育、成品加工销售企业应运而生。
县河:多方经营合作模式促发展
县河镇采取“干部引领+能人带动+合作社帮带+贫困户参与+共同发展”模式,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不断给贫困户“造血”,实行食用菌产业发展到户。该镇22个村均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及扶贫互助社,吸纳贫困户1000余户。其中,成立的先裕村通盛合作社、六合村龙井湾合作社、龙堰河村晟堰合作社、丰香坝村溢民合作社等4个一级合作社,已实现统一制作棚架、制棒、灭菌、点菌种、出菇期技术指导、烘干等多样产业链。其余18个村食用菌二级合作社,主要负责采购菌棒、菌架以及出菇期技术指导、干菇回收,也有贫困户通过扶贫互助金,分散养菌。
先裕村通盛种植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已上架了11万食用菌棒,先后带动先裕村11户农户承包了近5万菌棒,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参与领养菌棒或基地务工。
县河镇在发展食用菌产业过程中,为了更好鼓励二级合作社发挥中坚力量,完成食用菌产业任务,通过镇产业办实地验收核算,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合作社给予一定奖补,同时在各村成立扶贫互助社,村书记为理事长,村两委委员任成员,群众做监事长,做到了食用菌产业发展有途径、资金有保障、层层有监督。
目前,全镇成品棒已上架80万余棒,已建设棚架2500余个。同时,该镇将抢抓时间节点,确保年底再完成200万棒的菌棒上架规模,并力争在2020年3月底,抢抓季节优势,做好春栽菇工作,促使贫困户脱贫增收。
丰溪: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谋合作
近年来,丰溪镇立足本镇实情,科学谋划,全力推进香菇产业建设,并由村干部牵头在原有合作社的基础上又成立了14个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确保全镇村村都有一家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建设了香菇种植标准化厂房15个,全部购买安装一体化生产设备。
丰溪镇建立和完善了合作社与产业大户、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明确了各方权利和义务,切实增强了合作社服务带动功能,鼓励农户通过土地、资金、技术等方式入股合作社,发展香菇产业,使扶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丰溪镇以香菇为产业,以产业促增收,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到村、香菇种植到户的脱贫致富新路子。
目前,全镇已建养菌棚200亩,出菇棚350亩,已备料480万棒,已完成159万棒的菌棒制作,2019年全镇香菇种植将达到500万棒。
泉溪:因地制宜创新路
泉溪镇将食用菌产业发展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通过各级干部上门走访、召开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产业脱贫的重要性,宣传食用菌生产技术和优惠政策,并通过与农户签订协议,约定收购价,让农户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泉溪镇海拔较高,气候湿润,水源纯净,昼夜温差较大,是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理想之地,加之结合本地优势及市场导向,确定大力发展反季节香菇产业,且反季节香菇市场行情较好。泉溪镇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公司负责制棒、成品销售,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农户进行分散种植。“不仅提供菌棒,我们还从房县聘请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几名本地技术员,免费全程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农户种得好香菇!同时,我们合作社对接湖北裕鑫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产品销售,不愁销路!”骏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詹大全信心满满地说。
此外,泉溪镇积极动员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参与到食用菌发展之中,加大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并由公司或专业合作社统一制售菌袋、统一购置生产设施、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产品,从而保证农户增收。
“我们种香菇比种其他作物强,有销路还不耽误工夫,我一个家庭妇女今年领到了1万多元工资,不比在外打工挣得少,真得感谢政府给咱找到了一条致富的好门路呀!”泉溪镇双桥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桂珍说,现在她的主要工作是摆放菌棒、采菇,平均每天能赚100元左右。如今像王桂珍一样每天在香菇棚里工作的贫困户有20多人,忙的时候可达三四十人,他们工作固定,收入也比较稳定。截至2018年11月,已带动全镇共计238户农户参与食用菌产业建设,其中贫困户191户。
目前,全镇共发展16家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全镇12个行政村每村至少有1-3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各村已确定农户种植规模120万棒,产业富民的效果正在显现。
水坪:瞄准核心融资金
近年来,水坪镇始终坚持把香菇作为核心产业来抓,把香菇产业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引擎,推动小香菇产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香菇产业,使其真正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大产业。同时,该镇还成立香菇扶贫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香菇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出台奖补政策,成立扶贫互助合作社,整合金融资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政策支持,调动各方发展香菇的积极性。
目前,全镇20个专业合作社、30个村参与发展香菇产业,共发展353万菌棒,其中,贫困户47户13万棒,每棒净产值在3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