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安远讯魏丽霞、叶东兴报道:“去年,我从县食用菌中心送来的《致富简报》中找准了感兴趣的学习项目,到食用菌中心的培训基地学习工厂化生产技术。如今,我家食用菌大棚生产出的鸡腿蘑菇味道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在深圳市场,每公斤卖价都在16元以上!”日前,安远县凤山乡凤山村菇农卢祥东高兴地说。卢祥东是安远县推出《致富简报》、引领农民走上科学致富之路的一个例子。
针对一些农民致富无门路、种养无技术的现状,安远县注重授人以“渔”,推出《致富简报》助农致富。该县农业局、果业局、食用菌中心等涉农部门按照农业产业建设的项目、内容和布局,把水稻、果业等方面的品种项目、科技知识分成多个专题,编成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致富简报》,每月送到农民手中。农民可以根据《致富简报》,选取自己想做而且有条件做的有关项目实施。
为提高《致富简报》的指导性和实效性,该县从信息来源、操作方式、指导模式等方面进行细化,建立起我省首家县级农业经济信息站,从网上搜寻分析市场行情,精心编辑发到农民手中。该县以产业协会为载体,组织农民学习、选择和培训。县农业、果业、食用菌中心等涉农部门还建立联动机制,每个专题配备3至5名农技专家进行详尽指导。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对农民“填鸭式”的技术培训,注重农民需求多元化,使农民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发展,学到想学的技术,找到合适的致富门路。
该县还注重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本领,实现产销的成功对接,使农民的眼界开阔了,从而主动放开手脚发展新项目,开拓新市场。去年以来,该县共引进佛手工艺瓜、杏鲍菇等70余个市场适销品种和无土栽培、测土施肥等50余项新科技,果、瓜种植面积分别达31.7万亩和8万亩,生产食用菌4800万袋,创办涉农工业企业4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