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蓟州区出头岭镇的食用菌产品,于天津港装船启运,漂洋过海,远销越南。这是自去年底,蓟州区出头岭镇鑫顺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第三次向国外市场销售食用菌产品。据统计,该基地已累计出口干香菇产品59.58吨、创收101.68万美元。
为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打开国外市场,天津海关隶属蓟州海关多次深入辖区出头岭镇,对食用菌的产业现状、生产经营情况和有出口意向的企业开展了广泛走访调研活动,多举措帮扶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其破解出口“瓶颈”,助力食用菌产品走出国门。
寒冬,本是农闲时节,但天津蓟州区出头岭镇食用菌的生产和销售却非常火热。天津市蓟州区出头岭镇食用菌种植有着较长的历史,且种植规模大、品种多,目前食用菌生产面积6000亩,温室大棚3000多个,年产白灵菇、香菇、草菇、鸡腿菇等各种食用菌12万余吨,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蓟州海关助力蘑菇出国门,服务“三农”出实招。一是送政策上门,多次走访有意向企业,面对面开展海关一体化、一个窗口办理等政策解读,为种植户详细讲解贸易国对食用菌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等限量指标以及出口流程、包装要求和注意事项;二是开展技术服务,科学指导食用菌种植基地健全疫病疫情防治体系,完善各种记录和溯源制度,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加快办理种植基地备案和加工厂备案;三是实现快速通关,在抽样、检测、出证、通关等环节实行“半日查半日清”制度,缩短通关时间,最大限度释放机构改革红利。
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为出口企业解除了后顾之忧,帮助企业在拓展市场中不断发展。继鲜菇出口多个国家之后,蓟州区出头岭镇的食用菌深加工产品也远销海外了。蓟州海关发挥海关职能优势,精准施策,指导出头岭镇乡镇企业挖掘出口潜力,将优势特色农产品进行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让本地优势特色农产品得以升值推广,助力“小蘑菇”闯出“大市场”,实现农民增收。此举不仅为该镇食用菌产业发展锦上添花,更是蓟州海关重视关区农业产业发展,持续推进服务“三农”,科技兴农的一个极好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