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1.5万个刺孔复壮后的黑木耳菌棒从阿克苏地区乌什县菌棒厂发出,抵达温宿县克孜勒镇阿热买里村新建黑木耳生产点,这意味着今年春季首批黑木耳菌棒开始下地生产。
当天,在浙江援阿技术人员、县乡农技人员的精心指导下,阿热买里村贫困户热情高涨,积极卸车摆棒,至8日凌晨1.5万个黑木耳菌棒整齐地排放在新建拱棚内。
记者在阿热买里村新建拱棚内看到,黑木耳生产点场地干净整洁,整齐划一。 浙江援阿专家刘裕元介绍,该村的黑木耳生产点可摆放菌棒20万个,辐射周围4个村100户贫困户,目前已落实专职定点技术服务人员1名、操作工人8名。
温宿县农技站站长赵友伟介绍,今年温宿县将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浙江援阿技术人员的指导作用,争取在专家的帮助指导下,把阿热买里村生产点打造成黑木耳生产的示范点。
据悉,目前,阿克苏市、库车县、乌什县3个菌棒厂均已投产,计划于6月10日前全部下地生产。为做好黑木耳生产技术服务,4月10日,阿克苏地区农技中心组成黑木耳技术团队赶赴生产点,与浙江援阿技术人员一起就黑木耳菌丝生长、菌棒开孔、菌丝复壮、催芽、杂菌感染等情况进行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