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专题资讯 » 易菇网会客厅 » 正文

    谭方河:外营养袋技术仅是羊肚菌人工栽培的开端


    【发布日期】:2019-04-26  【来源】:易菇网  【作者】:莫明珂
    【核心提示】:“中国羊肚菌的外营养袋栽培技术,处于核心关键技术的位置,但尚不属于成熟的商业化技术。”4月20日上午,2019第四届全国羊肚菌大会“羊肚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环节在陕西榆林人民大厦举行,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谭方河在报告中谈到。
    谭方河作报告
      “中国羊肚菌的外营养袋栽培技术,处于核心关键技术的位置,但尚不属于成熟的商业化技术。”4月20日上午,2019第四届全国羊肚菌大会“羊肚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环节在陕西榆林人民大厦举行,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谭方河在报告中谈到。
      溯源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
      据介绍,羊肚菌商业化栽培技术原本是个世纪难题。现在全世界有两套商业化栽培技术,第一个是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羊肚菌室内周年化栽培技术,另一个是 21世纪初在中国形成的羊肚菌大田商业化栽培技术,其核心是羊肚菌外营养袋栽培技术。
      1982年美国人D. Ower发明了羊肚菌室内人工栽培方法,后面形成划时代的羊肚菌栽培专利(4,594,809. U.S.1986; 4,757,640. U.S.1988;  4,866,878. U.S. 1989.)。据谭方河介绍,该技术创新点在于羊肚菌菌核生产工艺、用菌核栽培羊肚菌工艺、羊肚菌原基形成及子实体培育工艺等方面。美国的羊肚菌工厂化生产持续近20余年,规模很小,最佳生产年的年总产量按干品计算仅仅10多吨。从商业发展眼光看该项技术对美国羊肚菌产业发展影响势微,而且在2007年至2008年间,世界唯一的羊肚菌室内栽培工厂已经倒闭了。他认为,美国的羊肚菌工厂化羊肚菌栽培技术并非成熟的羊肚菌工厂化商业栽培技术,也就是说现在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管用的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技术。
    会议现场
      1994年,四川绵阳食用菌研究所获得中国首个羊肚菌栽培专利,掀开了中国羊肚菌栽培序幕;1998年,四川省林科院的研究人员用菌丝配合接触实验长出了一枚意义重大的子实体,至此开启了羊肚菌外营养袋技术的一扇窗;到2003年,研究人员通过努力已完全摆脱菌丝配合理念,确定营养袋的重大价值;在2005年-2011年间,外营养袋技术迈步进入社会,逐渐生根发芽,从此开启了中国羊肚菌栽培新的航程;在2012年,四川省农科院的羊肚菌课题组在金堂、什邡以及绵阳的游仙区等地采推广外营养袋技术获得了显著的栽培效果,其后开始发挥平台的力量,使该技术在中国特别是西南的四川等地得以迅速推广,截至2018年,全国羊肚菌栽培总面积达到12万亩左右,总产量(干品)大致一千吨左右,是原来国产野生羊肚菌年产干品总量的近二十倍。
      对于从事羊肚菌种植的从业者,谭方河还特别提醒到,在山区受地形地貌影响,交通也不便利,不少人经济条件比较薄弱,但是选好地方,巧用遮阳网搭棚,较少的投入也能取得良好效果。而南方形形色色的棚,主要目的是在羊肚菌生长的温湿度及通气性调节中起到必要的环境保障作用。他表示,不论是南方的简易棚、或常规蔬菜大棚,还是北方的冷棚或暖棚,近年来出现了产量较高的情况,但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做到稳定。
    会议现场
         羊肚菌外营养袋技术仅是开端 
      “气候风险若不可规避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过硬的管控技术是保障,可靠的种源是基础,外营养添加方式是技术的核心。”谈及羊肚菌外营养袋栽培技术要素关系时,谭方河如是说。
      他指出,设施化季节性或错季节栽培必定是未来几年发展的热点,近几年的大田栽培实践已经使栽培者对羊肚菌生活史、温湿度氧气对出菇的影响、不同类型土壤与出菇的关系等等诸多外因有了深入认识,栽培不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要规避灾害性天气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同时,确保种源的可靠性是一个容易被不少新入行的羊肚菌栽培者所忽视的问题羊肚菌种源在大田人工种植中处于十分关键而基础的地位,必须用可靠种源才能奠定成功的基础。
      谈及对中国羊肚菌的外营养袋栽培技术总体评价,谭方河直言不讳的表示,目前该技术处于核心关键技术位置,但尚不属于成熟的商业化技术。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涉足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经历了从栽培不出菇、出菇但不稳定、能出菇但无产量等各个阶段,总体上都达不到商业化栽培的要求,没有能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栽培技术。采用外营养袋技术,彻底解决了人工栽培条件下营养的有效供给问题。外营养袋技术与有效的栽培品种(基础)和恰当的栽培管控技术相结合,历经十五年,逐渐形成我国羊肚菌室外大田栽培的三大技术支撑,即以品种技术为基础,外营养袋技术为核心,栽培管理技术为桥梁。其中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外营养袋技术的应用,没有了外营养袋就没有真正的羊肚菌商业化技术,虽然目前我国羊肚菌发展势头如火如荼乃至势不可挡,就羊肚菌商品化栽培技术而言,还仅仅是个开端,还不属于成熟的商业化栽培技术。
      对于未来,谭方河也做了五点展望。第一,重量级羊肚菌深加工企业将会应运而生,生产出高品位高附加值羊肚菌元素调味品有家喻户晓的高端功能食品、功能保健品等等,能否有这样的企业诞生对中国羊肚菌产业发展尤为重要。第二,中国羊肚菌栽培实现基地化培育,基地化的标准,折合年产羊肚菌干品至少实施吨至上百吨,这些基地将分布于中国具有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气候或设施等)。第三,大的生产集群将自己主导销售业务,网络销售与羊肚菌生产栽培由此有机而紧密结合起来。第四,可能出现智能型羊肚菌现代化工厂,生产不同程度智能化羊肚菌人工栽培工厂将很可能会出现。第五,逐渐向精细、精准、小型机械化操作方向发展,届时羊肚菌栽培的可控性大大加强,品质将有可靠保障。
      据悉,2019第四届全国羊肚菌大会于19-21日在陕西榆林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菌物学会、榆林市人民政府、易菇网主办,由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榆林市农业农村局、榆林市农垦服务总站、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中国菌物学会羊肚菌产业分会共同承办,由榆林市榆阳区农业农村局、榆林市榆阳区农垦总公司、榆林市马合农场、榆林市科学技术协会、榆林市农垦农业技术服务站、榆林市餐饮业商会、榆林市科技信息协会、中国菌物学会食用菌专业委员会、中国菌物学会食用菌采后与加工产业分会、陕西省食药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由武汉菌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执行。本次大会首次在北方举行,对羊肚菌的消费升级、区域化栽培模式的推进,特别是南、北从业者的交流与合作将起到推动作用,是我国羊肚菌产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次盛会。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