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概述】
6月末7月初,香菇市场告别了反季生产以来的供货不足,一度上涨的价格也开始有所回落,市场供货量开始增加,逐渐满足了居民对金针菇消费的需求。降价主要集中在华北及东北地区。
【价格看板】
据金农监测,香菇价格发生下滑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城市:山西长治由14元/公斤下调为9元/公斤;北京新发地由10元/公斤下降至7.5元/公斤;辽宁朝阳由5元/公斤跌至3.6元/公斤;江苏淮海由12元/公斤下滑至10元/公斤;辽宁阜新由6元/公斤下降至3.2元/公斤。部分城市也出现了价格上涨,福建莆田由5.3元/公斤上调至9.5元/公斤;河南安阳由原来的4.8元/公斤涨至7元/公斤。其它地区市场行情基本与上周持平,或呈现小幅度的下滑。
【行情分析】
金农认为,近期金针菇市场出现价格下滑并非个别现象,包括平菇、金针菇、双胞蘑菇在内的食用菌大宗品种在近期均出现了价格的下滑。一方面由于反季栽培的食用菌开始逐步上市,结束了应季栽培食用菌在市场上青黄不接的局面,使供货量增加,市价开始回落;另一方面随这本地蔬菜的价格下调,食用菌市场售价随蔬菜的行情相续跌落。
【后市展望】
金农预测,尽管食用菌市场的供货量开始增加,但价格并不会有太多的下降的空间。生产成本的增加将逐渐由市场价格分担,跌落后的香菇售价将会有所反弹。夏季炎热且出菇相对集中,请菇农选择新鲜的产品上市,不要囤积,并注意菇棚的病虫害防治。 (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