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906/10/1013274711944.jpg)
“赏风景、摘木耳、吃山珍、乐休闲”。 6月9日,龙江森工集团绥阳林业局第三届黑木耳采摘节暨美丽林场康养游在双桥子林场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1.5万人,慕名前来体验全国黑木耳之乡的魅力。在木耳采摘区,一朵朵黑油油的木耳,像一颗颗黑色的珍珠,煞是喜人。游客手提篮筐,在乐享双桥风光的同时,亲身体验采摘木耳的乐趣。
据介绍,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打造富有绥阳林区特色的木耳生态文化,除了采摘体验外,还推出了演出、拔河、登山、美食、亲子游、书画摄影展等一系列特色活动,看的,听的,玩的,乐的,吃的,一应俱全。森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椿平接受采访时说,当前,森工集团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和转型的关键期,既有重大的根本性的体制、机制变革,又有功能定位的新转变。绥阳林业局生态资源富集、山水风光秀丽、区位优势良好,举办黑木耳采摘节暨美丽林场康养游活动,充分体现了绥阳局发展“两山经济”的决心和智慧,在收获口碑的同时,也为森林生态食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振兴发展赋能。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906/10/1013272611944.jpg)
黑木耳被绥阳人赞誉为“黑牡丹”。如今,每年都会有1.73亿袋“黑牡丹”开放于绿水青山间。这个上世纪80年代就研究推广黑木耳种植的老林业局,把黑木耳打造成了闪亮的绥阳名片。从椴栽到地栽到现在的棚室吊袋,从大朵木耳到小孔木耳到茶叶耳,从过去的小作坊生产,到现在的菌种自主研发、菌包工厂化生产、产品精深加工、电商平台销售,在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历程中,饱含着绥阳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智慧和汗水。
“稳量、提质、增效”。2012年以来,绥阳林业局吊袋木耳大棚发展到 2800座;19个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工厂式生产、链条化服务的菌包厂带动了全局菌包业的发展;成立了9个黑木耳合作社,引导职工“卖好第一秤”,由种的好向卖的好转变;高品质、纯绿色、无污染的木耳走进了国宴;打造了黑龙江省确定的全森工唯一一家“互联网+农业(黑木耳)”高标准示范样板基地;去年黑木耳干品收获总量1700万斤,销售额5.6亿元,纯利润3.5亿元,木耳从业人员1.6万人。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906/10/1013281411944.jpg)
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如今,全局22个林场(所)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主打项目、特色产业。林间牛羊壮,花丛蜜蜂飞,架上鸡鹅跳,圈里黑猪肥,水中鱼儿跃,遍地木耳美……绥阳林业局林下经济项目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据介绍,“黑木耳采摘节”已成功举办三届,双桥子林场已打造成可提供休闲、康养、娱乐、就餐、住宿等服务的国家3A旅游景点,同时带动了职工群众发展民宿和农家乐。木耳采摘节以耳为媒、以耳会友,推进观光旅游和特色产业发展,开辟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打响了绥阳林区生态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