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这香菇,真诱人。这可是我们致富的宝贝哩,金贵着呢!”提着竹篮,村民王应凤翻动菌棒,看准一朵朵香菇,用小刀轻轻一划,将菌菇放进竹篮,她笑哈哈地说。
香菇采摘好,运送到100米处的加工厂,分拣后,部分作为鲜菇销售到市场上,其余用于生产香菇面条、香菇酱油、香菇醋、香菇月饼等。香菇,这个小小的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从大到精深加工,演绎出致富的传奇故事。目前,创新村的香菇大棚发展到1000个,辐射带动西秀区、镇宁、普定、毕节市等地香菇发展,闯出了小香菇逆袭成大产业的新路子。
香菇从无到有的嬗变安顺经开区创新村原本不生产香菇,香菇种植,源于8年前的一次尝试。“以前,我们主要种包谷、水稻,收入低,不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到外地打工。尽管离城不远,但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创新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仕荣回忆起以前的生活状况,仍历历在目。“要致富,必须突破传统的发展方式,走高效经济路子,闯出一条富裕路。”久于贫困,创新村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开始想招数,谋发展。2012年,创新村党支部的几位党员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每人投资几万元建大棚,引种香菇。一年后,不仅收回成本,还净赚四五万元。初尝甜头,不少村民纷纷改变种植方式,改掉玉米等传统农业,发展香菇产业。群众的热情化为创新村创业的激情。创新村村支两委“乘胜追击”,成立富民食用菌专业种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建好大棚后拿给贫困户种植,统一为村民提供菌棒、技术指导、回收销售等,开启香菇规模化发展的新篇章。“合作社成立后,参与种植的村民越来越多,我们从2012年的几个大棚到2013年的十几个大棚,再到2014年的40个大棚……”王仕荣介绍。引种试种、功克技术难关、建设种植大棚……安顺经开区在食用菌种植上成功的迈过了一道又一道坎,食用菌产业也在这里初步形成。

精深加工铸就香菇大品牌香菇产业的壮大与发展,贵州聚福菌公司向精深加工挺进。“随着香菇发展面积扩大,鲜香菇产量越来越大,除了供给市场外,我们开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打造香菇品牌,不断提高附加值,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李猛说。2018年12月3日,贵州聚福菌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加工厂正式投产,建设菌类深加工生产车间、展览中心、配套生活区等,专门研发生产食用菌系列食品,致力于将“聚福菌”打造成为安顺市乃至贵州省脱贫攻坚产业孵化基地,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记者走进贵州聚福菌公司加工厂,展示大厅内,系列食用菌产品琳琅满目:香菇面条、香菇月饼、香菇醋、香菇酱油摆放整齐,客商仔细观看,洽谈销售等问题。在无菌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透过参观通道往里看,工人操控着机器,通过多道工序后,香菇面条新鲜送下生产线……“现在我们已生产出香菇酱油、香菇面条、香菇辣酱等食用菌系列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占领市场份额。”李猛介绍说。目前,该公司生产的香菇面条、香菇月饼、香菇醋等产品畅销青岛和本地市场,品牌逐渐崭露头角。“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食用菌保供基地的打造。加强菌种培育和研发,以香菇、红托竹荪为主,灵芝、木耳为辅,为市场和菇农提供优质的菌种。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加大食用菌产品的研发力度,把产业链条做实、做大。同时,积极拓展食用菌系列产品的销路,在现有的西南片区、长沙及广州等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对全国市场的开拓力度,推进食用菌高速发展。”李猛表示。如今,聚福菌公司已发展成为集菌棒生产、无菌接种、鲜菇栽培、食用菌深加工为一体的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产业振兴的蓝图正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