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让“秀珍菇”移植在大漠


    【发布日期】:2019-06-26  【来源】:中新社  【作者】:侯志雄 魏建军
    【核心提示】:一年前,台商王世文带着“秀珍菇”的技术,来到了甘肃省古浪县,在沙漠边缘的一个贫困村搭建起大棚并种植。此前十多年里,他相继在福建、山东、江苏等地建起了秀珍菇种植基地。
      (原标题:台商在大漠移植“秀珍菇”)
           一年前,台商王世文带着“秀珍菇”的技术,来到了甘肃省古浪县,在沙漠边缘的一个贫困村搭建起大棚并种植。此前十多年里,他相继在福建、山东、江苏等地建起了秀珍菇种植基地。
      “移民区有6万多农民,对当地扶贫帮困能起到一点作用,我们也是乐见其成。”在大陆打拼了近20年的台湾商人王世文拿起一个秀珍菇菌棒说,食用菌产业,劳动力需求很大,刚好古浪移民点的农民来此打工,相辅相成,也是互为帮衬。
      古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为民新村是生态移民易地扶贫的搬迁点之一,那里曾是连片的沙海。谈起“为什么来西北”,王世文告诉记者,除了一些互助的情怀,还有“当地政府给我的支持力度大啊,蛮给力”,在这里发展,不担心,有信心。
      于是,王世文决定在此大干一场,注册成立了企业,运营起百亩秀珍菇产业园项目。目前流转当地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60座日光温棚,种植了200万菌棒。根据概算,出菇期每月可提供500人次就业。
      采访时正值端午时节,菌棒已大面积出菇。“黑一点,至少能多卖两块钱(人民币,下同)。”王世文说,古浪海拔高,气温低,凉爽的环境代替制冷机降温,也赐予秀珍菇“亮黑的肤色”。利用天然气候,菌棒就能出菇,15天一个周期,可节省不少成本。
      种植大棚内,村民吴永贵正和乡亲们采摘。他说,来这里打工不仅每天保底能赚100元,更重要的是收入稳定,他结束了“浪迹天涯”的日子。“今年还入了2万元的股,到下个月就能分到2000元的红利。”吴永贵说。
      古浪县官方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台商王世文的种植基地里,贫困户每流转出一座日光温棚年可分红3000元,每年就近务工4个月,按务工费每天100元计算,每人年收入1.2万元以上。同时,贫困户还可申请食用菌产业补助资金,委托该公司引进菌袋,贫困户按入股资金分红。
      王世文计划,今年底到2020年,将在古浪县发展1400万菌袋生产规模,采用“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与当地农户联动式经营,综合利用500个优质日光菌菇棚,助力当地脱贫。
     
    关键词: 秀珍菇 甘肃 台商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