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907/22/1033187211944.jpg)
刘杏忠作报告
“冬虫夏草菌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与寄主昆虫均在900万年左右,起源于西藏南部及云南,青海是最稳定的种群。”7月13日,2019第三届全国虫草大会在辽宁沈阳举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杏忠研究员在虫草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环节就冬虫夏草道地性问题进行了分享。
![DSC_9066](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907/22/1033484811944.jpg)
会议现场
据介绍,道地药材(Dao-di herbs)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较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第390次香山科学会议)。刘杏忠指出,道地药材的产生是以实践经验为依据,经得起临床的考验,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国家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所的学者对其支持和研究方兴未艾。
![DSC_9068](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907/22/1034014711944.jpg)
会议现场
中国最早的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东汉末年,约公元200年),书中记载“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强调了中药产地的重要性,其中所载部分药物带有地名,有浓厚的道地色彩,如巴戟天、秦椒、吴茱萸等(巴、秦、吴是古国地名)。近代,道地药材研究发展较快。1959年出版了《中药材手册》、《药材资料汇编》,不仅收集了全国老药工的药材鉴别经验资料,后者还按西怀类、川汉类、南广类、山浙类等类别收录各药材,充分体现了道地药材区划的思想。1989年,胡世林教授主编了中国第一部论述道地药材的专著——《中国道地药材》。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907/22/1034164911944.jpg)
会议现场
谈及冬虫夏草道地性体系建立,他提到了三种方式,首选的是分子检测技术,其优点是快速、简便,应用菌和虫的条形码技术(选择特定的分子标记并建立技术体系);第二种是精细及批量的指纹图谱,如化学指纹、蛋白质谱;第三种是有待探讨的生物效价检测技术。现场,刘杏忠从中药材道地性内涵、冬虫夏草道地性、起源与进化的原产地道地性、生长环境的道地性、文化的道地性、市场与药效道地性,冬虫夏草道地性体系建立七个方面对冬虫夏草道地性进行了探讨。2019第三届全国虫草大会以“逆风破局 发展有道”为主题,于7月12-14日在辽宁沈阳举行。会议安排有虫草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蛹虫草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冬虫夏草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虫草产业企业家论坛、虫草产品展销及品牌推介活动、参观考察等环节。大会凝聚了虫草行业最权威的专家学者和最具实力的企业家,来自全国各地200余名代表围绕“逆风破局 发展有道”从多角度深层次探讨交流虫草产业发展,提出破局和发展方案。本次会议由中国菌物学会、易菇网主办,由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中国菌物学会蛹虫草产业分会、辽宁省蛹虫草协会、易菇网、辽宁国投源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由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食用菌协会、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药用菌研究所、浙江泛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菌物学会蛹虫草产业分会还于7月14日上午举行了成立大会,蛹虫草产业增添了新平台,迎来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