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栽培食用菌试验基地
青岛陇南东西扶贫协作科技帮扶陇南市徽县食用菌项目——“林下栽培食用菌轻简化技术示范”自6月12日在徽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甘肃兴丰公司陇东南苗木交易市场)实施以来,在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山东省食用菌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郭立忠教授,李树文副教授团队多次深入徽县亲临指导、精心管理下,目前林下栽培的8个示范品种已经陆续出菇(耳)。尤其是黑灵芝、鸡腿菇、毛木耳、秀珍菇等品种长势良好、产量高、非常适宜徽县林下栽培。青岛陇南东西扶贫协作科技扶贫项目“林下栽培食用菌轻简化技术示范与应用”依托徽县苗木产业优势和青岛农大先进食用菌栽培技术,探索发展林下食用菌经济新模式,培育富民增收新兴产业。目前试验基地已经在甘肃兴丰公司陇东南苗木交易市场初步建成,项目进展良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鸡腿菇
该项目是青岛市科技局对口帮扶陇南市的科技扶贫项目,承担单位是青岛农业大学,由徽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甘肃兴丰公司、鑫亮菌业负责项目具体实施,总投资80万元,计划2019年——2020年分两年实施,主要任务是林下栽培食用菌轻简化技术示范与应用基地建设、建立食用菌栽培土壤评价方法、筛选出适宜陇南林下栽培的食用菌品种5个,形成林下食用菌栽培新模式,支持鑫亮菌业菌种生产及菌棒超净自动化接种设备引进调试等关键核心技术和信息,科技培训和帮扶当地贫困户脱贫。
青岛农大郭教授指导栽培大球盖菇
该项目主要依托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山东省食用菌协会秘书长郭立忠教授,李树文副教授团队食用菌技术力量和大学有许多具开发潜力的珍稀食用菌品种优势,结合徽县丰富的林果林地及农作物秸秆资源,以政府为纽带,以当地企业为实施主体,利用林下闲置资源,发展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林下食用菌种植,达到林菌双丰收,带动徽县食用菌产业健康高效发展,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青岛农大李博士检测林下小气候数据
青岛陇南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青岛、陇南两市科技局与青岛农业大学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帮扶工作。本次科技帮扶陇南市徽县食用菌项目是青岛陇南东西扶贫协作科技帮扶的又一次重大举措,必将为徽县的科技扶贫工作作出积极贡献。项目实施后对促进徽县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培养食用菌技术人才,辐射带动全县乃至全市食用菌产业高效发展,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