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织金:用汗水浇灌的竹荪


    【发布日期】:2019-08-19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李枫 陈慧
    【核心提示】:从菌种栽培、菌丝生长、菌蛋破壳冒顶到采摘烘干加工,小小竹荪经历了无数次变化,不仅化身“真菌皇后”,更成了富民产业。怎么脱贫致富,织金在竹荪产业里找到了一个精彩的答案。
      八月,织金竹荪进入盛产期。
      熊家场镇陶家洞村竹荪种植示范基地,种植大户杨天洪热情地挥挥手:“走,进大棚看看我的竹荪!”
      在接近30℃高温和高湿的大棚里干活,人们的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打湿。杨天洪边抹汗水边轻轻地扒开一小块泥土,一丛竹荪菌丝悄然萌发,他小声地说:“这就是菌丝。”旁边还有小米般大小的竹荪幼蛋,“50天后,这些小家伙就能长到鸡蛋那么大!”
      “看这颗冒顶了,下午就可以采收,这颗菌裙还没有完全张开,正好采收,如果晚了菌盖上黑色的孢子胶体就会融化淌下来。”杨天洪对此津津乐道。
      有十多年竹荪种植经验的杨天洪今年做了一件“大事”。年初,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在陶家洞建了396个竹荪大棚,吸纳附近近百名乡亲一起种植竹荪。“虽然累和苦,但是竹荪效益是玉米的20倍啊,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干!”
      邻村原来在家种包谷的马昌慧爽朗地笑了:“以前大家争低保,现在我们每天都有工资了。”马昌慧一天可以加工200多串竹荪,每天能挣300多元。
      “现在每天出产竹荪1000多斤,烘干成品150多斤,还供不应求。”杨天洪说。
      据了解,今年织金县培育竹荪菌种1.4亿瓶(3500万棒),种植竹荪1.6万亩,其中333个贫困村每村示范种植1亩,竹荪总产量预计达1700吨,总产值达9.52亿元以上,覆盖贫困人口1.8万余人。
      从菌种栽培、菌丝生长、菌蛋破壳冒顶到采摘烘干加工,小小竹荪经历了无数次变化,不仅化身“真菌皇后”,更成了富民产业。怎么脱贫致富,织金在竹荪产业里找到了一个精彩的答案。
     
    关键词: 竹荪 织金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