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190821095647](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908/21/1003155740172.jpg)
食用菌
商洛市商州区依托独特的环境资源,大力发展食用菌,从传统的椴木、袋料栽植到工业化瓶栽种植食用菌,让科技化种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商洛市商州区北宽坪镇白灵菇产业基地里,一棵棵瓶栽白灵菇长势良好,而这种白灵菇原本在新疆2000多米海拔以上的自然环境里才能生长。
陕西天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李延涛:“我们现在就是把它工厂化,模拟这个自然环境,通过光照、温度、还有湿度,根据外面的温度和四季的变化,然后来掌握这个温度、湿度。”
因白灵菇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20年前这家企业就把目光投向白灵菇栽植,经过多年摸索,克服了温度和地域差异,探索出自动化的瓶栽生产方式。
李延涛:“这个生产全部采用自动化工厂化,通过拌料、装瓶、然后灭菌、接种,还有搔菌养菌,大概经过四个月左右,就可以采摘了,每一棵白灵菇能长到半斤左右,销售到上海、北京、广州这一带,有的还可以出口。”
去年10月份,借助苏陕协作政策,企业在北宽坪镇建设了35亩的标准厂房,白灵菇年产量达4000多吨。
商州区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杨瑛:“年产值相当于常规大棚生产300亩的产值,它这块儿用地只用了35亩地,这个工厂化生产对土地的利用率特别高,是瓶装生产,在瓶子里出菇,瓶子可以反复循环使用,节约了成本。”
白灵菇产业基地吸纳了当地1000多户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在企业务工的群众达到40多人。
陕西天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兵:“农户以股金的形式参股作为分红,企业带农户来生产种植,第一年已经分了每户3000元,后4年每年2500元,一共是农户可以分到13000元这五年,准备将来建一个食用菌的深加工流水线。”
食用菌从传统的椴木栽植到袋装,再到工厂自动化瓶栽,生产技术的突破,也使当地食用菌产值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目前,商州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企业达到了3家,成为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