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2019年8月20日至23日,2019年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学术年会在上海古华山庄举行。张劲松研究员在闭幕式中提到,此次大会共有来自全国16所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食药用菌领域的青年学者近百人参与,共收录了29篇摘要,特邀报告4个,专题报告18个,墙报3个。报告内容涉及到灵芝、虫草菌、樟芝等药用菌,以及猴头菌、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重点探讨的方向有食药用菌活性成分的结构、功能和作用机理的研究,还包括了食药用菌的育种和发酵工艺的报告,内容十分丰富。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蔡友铭院长、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副理事长谭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副所长王成树研究员、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孙达锋研究员受邀参加此次会议。其中,吴清平院士、王成树研究员、孙达锋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特邀报告
开幕式首日,吴清平院士做了“食药用菌降糖降脂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的报告,讲述灵芝多糖F31降糖降脂的机制和开发成果;王成树研究员在“广义虫草菌活性成份代谢及其化学生物学”报告中介绍了虫草菌复杂多样的活性成份及其代谢基因分析;孙达锋研究员在“云南野生食药用菌资源与大健康”的报告中就云南当地多样的野生食药用菌的资源和营养功能做了介绍;张劲松研究员则在“灵芝大健康产业发展关键问题的研究”报告中重点介绍了灵芝活性多糖和三萜的研究开发现状与展望。
报告现场
大会进行了多场报告,聚焦于灵芝、猴头菇和绣球菌等食药用菌的多糖研究及灵芝三萜等食药用菌活性小分子组成员物质,涉及活性小分子物质的功能、作用机理和发酵工艺的改良等方面的研究。
闭幕式现场
23日闭幕式,报告接近尾声,但各青年专家、学者热情不减,认真聆听专家的报告,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报告涉及灵芝、香菇、金针菇等多种食用菌的基础科学及应用研究。闭幕式上,张劲松研究员对青年科技人员从事食药用菌工作并取得各项科研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青年学者勇担科研重任,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学术年会由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主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承办。为业界同行,尤其是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科技成果的展示及为未来的合作创新搭建了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