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景坤作报告
9月7日,在2019首届中国桑黄产业发展大会桑黄学术研讨会环节上,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闫景坤就液体发酵桑黄菌活性多糖的基础应用研究向与会代表作了报告进行分享。

报告现场
他首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领域,为生物大分子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活性及其应用;(虫草、桑黄、猴头菌、河蚬);生物大分子多糖的相互作用、功能化改性及其应用。(可德兰多糖Curdlan、果胶pectin)食品功能性低聚糖的开发及其应用。报告现场,闫景坤主要从桑黄菌及其多糖概述、桑黄菌活性多糖的高效制备及其技术、桑黄菌活性多糖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桑黄菌活性多糖的生理活性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报告现场
据介绍,桑黄菌及其多糖概述,桑黄属担子菌亚门、多孔菌科、木层孔菌属(Phellinus Quel),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有“森林黄金”之美称。常见桑黄菌有:P. linteus, P. igniarius, P. gilvus, P. ribis, P. baumii, P. nigricans . 220 species, ~26 species in China. 其中,桑黄多糖来源为子实体、菌丝体及发酵液。对于未来的目标与展望,闫景坤还将进行桑黄活性多糖高效、快速制备的三相分离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人工栽培),同时进行桑黄菌活性多糖保健功能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实现桑黄产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2019首届中国桑黄产业发展大会由中国菌物学会、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易菇网主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中国菌物学会桑黄产业分会、易菇网、浙江千济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中药协会药用菌物专业委员会、中国保健协会菌物产业分会、浙江省食用菌协会、浙江省食用菌装备协会、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海宁宏欣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协办,并得到了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仙草堂(中国)桑黄产业基地、湖北上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赞助,由武汉菌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执行。 2019首届中国桑黄产业发展大会是国内首次以桑黄为主题的全国性专题会议,对提升桑黄资源在健康产业体系中的开发和应用价值,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公共政策制定,促进我国桑黄产业的振兴及有序、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