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宇光作报告
“质量标准的制定,技术创新与栽培模式的标准化,优良种质的挖掘与筛选是桑黄栽培需要思考的问题。”9月7日,海南医学院副教授范宇光在2019首届中国桑黄产业发展大会上就长白山区桑黄资源及产业思考问题作了相关报告。
长白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桑黄资源也相当丰富,范宇光在2007—2017年之间的研究也多是基于长白山桑黄资源进行的。现场,他首先展现了长白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在我国十四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中,长白山占取其中一个。垂直景观带上分布有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岳桦林带和苔原带,森林植被丰富,为包括桑黄在在内的菌物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火木层孔菌和隆氏木层空菌生长在岳桦倒木上,后者平伏生长在树木上。云杉、冷杉中也有桑黄菌分布,云杉锈迷孔菌生长在云杉上,属于偶见种类。落叶松锈迷孔菌生长在长白落叶松,属于常见种。哈蒂嗜兰孢孔菌常长于冷杉林中,平时极少见到。胡桃楸桑黄也属珍稀桑黄菌,而暴马桑黄属相对常见。

报告现场
长白山桑黄资源种类丰富,如何将野生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王柏高级工程师于2003年在野外调查基础上,探寻桑黄菌种筛选以及菌种栽培工作,对长白山区桑黄驯化成功。在后续的工作中,菌物团队继续加大力度进行了种质资源的搜集和筛选工作,得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菌株,并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探索,有望成为规模性推广的候选菌种。
长白山区桑黄栽培产业拥有气候优势、原产地优势,技术优势、科技优势,规模优势,以及菌物学会桑黄产业分会、吉森研究会桑黄分会等组织优势。如何将优势转化为效益呢?这也是产业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范宇光提出了一个愿景,今后人们一提起段木桑黄,人们应该首先想到北有长白山、南有大别山。范宇光还表示,不论是技术还是产业方面,他希望科研工作者与企业共同努力,让桑黄产业健康发展。
长白山区桑黄栽培产业拥有气候优势、原产地优势,技术优势、科技优势,规模优势,以及菌物学会桑黄产业分会、吉森研究会桑黄分会等组织优势。如何将优势转化为效益呢?这也是产业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范宇光提出了一个愿景,今后人们一提起段木桑黄,人们应该首先想到北有长白山、南有大别山。范宇光还表示,不论是技术还是产业方面,他希望科研工作者与企业共同努力,让桑黄产业健康发展。
2019首届中国桑黄产业发展大会由中国菌物学会、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易菇网主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中国菌物学会桑黄产业分会、易菇网、浙江千济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中药协会药用菌物专业委员会、中国保健协会菌物产业分会、浙江省食用菌协会、浙江省食用菌装备协会、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海宁宏欣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协办,并得到了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仙草堂(中国)桑黄产业基地、湖北上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赞助,由武汉菌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执行。 2019首届中国桑黄产业发展大会是国内首次以桑黄为主题的全国性专题会议,对提升桑黄资源在健康产业体系中的开发和应用价值,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公共政策制定,促进我国桑黄产业的振兴及有序、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