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杨斜镇金联村八组贫困户赵锁子与村党支部书记、包扶干部陈亚霞算了一笔收入账,让他的重阳节过得格外不一样,更有意义了。务工收入7560元,
食用菌分红1500元,低保金、养老金、残疾补助、高龄补贴等转移性收入14476元,一家三口,人均纯收入7845元,即将退出贫困户行列。老赵说:“贫困退出后,更要自力更生,有‘四不摘’政策,心里更踏实了!”
金联村村委会主任余伟伟介绍说,今年,全村66户贫困户积极响应扶贫产业政策号召,66户贫困户认领了27万袋食用菌,9月底已全部领到产业分红。食用菌产业分红让贫困户尝到了甜头,全村发展核桃、樱桃、菊芋等产业500亩,养殖中华蜂123箱,饲养猪牛羊600多头,农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近年来,商州区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增收的重要抓手,成立食用菌产业脱贫领导小组,创新实施“政府+国企+金融机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3+1”融资模式,确立以光伏、食用菌、菊芋、劳务加特色产业的“4+X”产业扶贫体系,不断推动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工厂化、现代化建设。
截至9月底,全区61家企业(合作社)带动建设食用菌产业脱贫种植示范基地65个,发展食用菌8260万袋(瓶),实现总产值可达4.5亿元,净产值可达8000万元。今年,18个镇办的1.6万贫困户认领食用菌7000万袋,受益分红2885万。非贫困户自主发展食用菌1200万袋,贫困户自主发展食用菌60万袋。目前,全区食用菌产业主要有
香菇、木耳、
平菇、白灵菇、蟹味菇、白玉菇、
杏鲍菇、竹荪菇、羊肚菌等9种菌类产品,年产量达8万吨,受到了中国食用菌协会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