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911/21/1041245811944.jpg)
据悉,本次大会旨在促进食用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交流、交易与合作,探索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明确当前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为贵州、黔西南、安龙县食用菌发展开创新机遇。国内外食用菌行业、协会专家、学者,食用菌企业负责人等600多人出席开幕式。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在开幕式上介绍,食用菌产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等特点,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资源循环利用的新选择。目前中国食用菌年产量已达3600万吨,年产值2700多亿元,在全球总产量中占到七成以上。
贵州着力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规范化发展,编制发布了《贵州省食用菌技术标准体系》,涵盖现行的62个国家标准、92个行业标准和8个地方标准,覆盖菌种、采收、加工、贮运、检验检测、品牌等全产业链。
在系列活动中的“中日韩食用菌产业发展座谈会”上,世界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学会主席、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谭琦发表了题为《全球食用菌产业变革中中国香菇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的主旨演讲,从历史、国情、自身、科技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香菇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当前遇到的挑战提出对策。
日本食用菌学会前会长、现日本国农林水产省申请品种调研员金子周平就日本香菇产业的概况及其流通途径进行了介绍,并分享了日本香菇产业在流通途径中值得借鉴的特点和优势。韩国林产食用菌研究会会长、国立忠北大学名誉教授具昌德重点介绍了韩国香菇文化、生产和流通现状,并对食用菌产业未来的发展给出建议。
作为食用菌“裂变源”的安龙县,地处大西南腹地,气候、土壤类型等自然条件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了诸多优势。特质的生态环境下,历来就有大量野生菌生长,所辖境内的“马蹄菌”和“鸡枞菌”成为难得的生态食品。安龙食用菌品质佳,口感好,尤其是在全国各地食用菌的淡季——夏季高温季节,仍可生产出大量优质的香菇,畅销国内外市场。
目前,全县食用菌菌棒生产加工企业已达19家、菌材林企业1家,菌棒处理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48家,带动了136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8259人脱贫致富。为安龙县食用菌产业“裂变”向纵深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贵州将牢牢把握机遇,趁势而上,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助推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