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2019中国·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主体活动之一“贵州省菌种菌材和绿色发展座谈会”在安龙县体育馆举行。来自食用菌行业的相关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等近4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就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市场前景等重要课题做了交流沟通。贵州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贵州省菌物学会理事长朱国胜主持会议。
![刘](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911/22/1437578540172.jpg)
陈明杰作报告
会上,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陈明杰从我国香菇品种的选育阶段、香菇菌种相关问题、种性衰退问题等方面向与会代表介绍了香菇育种技术的进展及应用。他表示,香菇菌种研发的重点方向,包括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液体菌种的研发,分子育种手段的研发,育种目标品质化;食用菌生产是一种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选定的所需和可接受的食用菌品种、获得质量好的菌种、培养料的制备、发菌管理、出菇管理与采收及市场营销等大量的特定步骤的操作。
![侯](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911/22/1438491340172.jpg)
侯金波作报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博士、研究员侯金波在会上表示,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呈“东菇西进,南菌北移”趋势,贵州发展食用菌正当其时,近年来,贵州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相关支持政策密集出台,产业发展迅猛。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贵州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特色优势产业,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12个产业之一,食用菌产业在贵州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据他介绍,2018年贵州全省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20亿棒(万亩), 产量90万吨,实现产值102亿元。贵州已从食用菌生产的弱小省份进入全国年产量50万吨以上的第二梯队,具备了跻身全国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第一梯队的条件。
![刘](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911/22/1439124540172.jpg)
刘培贵作报告
“野生菌是绿水青山的守护神。野生菌是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组成,维护调节修复、清理垃圾的使者,我国野生菌资源丰富多样,野生菌估算总产量达到3-5000万吨/年,利用仅18-26万吨万吨/年,利用率不足1%。”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会长,国家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科技总顾问刘培贵在《中国高等大型真菌(野生菌)资源与贵州野生菌产业发展方略》报告中指出,贵州野生菌资源独特而丰富,科学利用潜力巨大。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产业是贵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贵州森林野生菌估产30--50万吨,实际利用(6-8万吨)不足0.5%,潜力巨大。贵州有规模化种植块菌(松露)基础条件,贵州石灰石漠化地区松露种植前景广阔。同时,他还提出要突破传统知识的束缚,用森农思路和经营机制,发展野生菌在生态文明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的建议。
![殷](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911/22/1439352940172.jpg)
殷光文作报告
最后,美国艾默生商住解决方案环境优化技术中国区副总裁殷光文作了《高效、低碳、节能的食用菌产业整体解决方案》的报告,就艾默生针对食用菌产业的整体解决方案进行了交流。
2019中国·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以“产业裂变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为主题,历时4天,除大会开幕式、巡展外,还先后举行了安龙食用菌成果展示活动启动仪式、2019全国食用菌栽培技术座谈会、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交流会;以及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能力培训班开班仪式、中日韩食用菌产业发展座谈会 、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招商推介会暨签约仪式、贵州省菌种菌材和绿色发展座谈会、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经验交流会、安龙县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推广会、食用菌企业现场观摩活动等多项主体活动,同期还召开了中国菌物学会香菇产业分会成立会议,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2019年度工作总结会。
本次大会共有来自全国25个省市以及韩国、日本、津巴布韦等国近600名食用菌行业参会代表和展商代表参会,以及贵州省各州县300余名党政系统领导与会。会期举行的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达39个,签约总金额32.128亿元,其中现场签约项目20个,签约总金额19.258亿元。大会同期展览面积超过6000平米,安排163个国际标准展位,分设了食用菌机械设备专区、菌种及菌需物资专区、菌类食品专区及贵州省食用菌产业革命成果展专区、安龙专区,152家参展单位集中展示了食用菌全产业链2000余项新技术、新产品。
此次大会旨在促进食用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交流、交易与合作,探索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明确当前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为贵州、黔西南、安龙县食用菌发展开创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