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2001/07/1605324911944.png)
务工人员正在搅拌菌棒填充物料
种植基地内,机器轰鸣,随处可见菌农们忙碌的身影。如今,香菇已经成为河坝社区产业脱贫的主要抓手。走进育菌棚,一股清香扑面而来,菌农们分工明确,筛料分袋、摆菌棒、选菇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转眼功夫便把密密麻麻的菌棒摆放整齐。朵朵质地韧嫩的香菇饱满鲜香,长势喜人。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2001/07/1605328811944.jpg)
务工人员正在分拣香菇
“有了这个香菇基地,我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挣钱,时间灵活,方便照顾家里的孩子,每个月的工资一点也不比在外打工差。”说起在家门口挣钱的好处,菌农吴道芳喜笑颜开。打工不离土,口袋照样鼓。吴道芳只是河坝社区众多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中的一个缩影,如今,家门口就业不仅让大家免去了外出打工的辛劳,还能照顾好家中老人和孩子,外出打工的村民越来越多选择回家就业。
据鸭池镇副镇长翟强介绍,以前的河坝社区资源非常匮乏、没有支柱产业,缺少劳动力、技术以及发展方向,村民大多数都是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几乎都是老年人,平时就靠零耕散作,收益甚微,村集体收入基本为零。
“当时社区的贫困户有42户173人。村民长期依靠传统农业,缺乏有效的增收途径,生活非常贫困。”翟强深知,要摘掉河坝社区的贫困帽子,发展适合社区的产业才是脱贫致富的出路。但对于河坝社区这个地方,搞什么产业好?什么产业能够带动大家脱贫?
河坝社区位于毕节市东部、鸭池镇政府西部,北部地势较低,南部以平缓山地和田坝为主,属乌蒙山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有着气候适宜、森林覆盖率高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和自然环境。
在经过仔细考察和深入研究后,村支两委根据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决定流转闲置土地100余亩发展香菇产业,投资600余万元,成立了毕节市野鸡高歌农业种植有限公司。
目前,基地已建成生产水房2000平方米、育菇大棚63个22000平方米,并设有菌棒生产室、灭菌室、出菇车间、冷链室等一系列自动化功能室。基地采用一体化管理体系抓产业,以更加全面抓扶贫的方式助力脱贫攻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针对技术问题,香菇基地还请来农业专家,让村民学习“香菇种植”等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出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基地已为全镇培训了300名农业技术人才,注入到产业发展中。
基地在给村民带来经济创收的同时,也让村民学到种植技术,让大家用身边的技术教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在身边发展产业致富,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基地最忙的时候,每天用工量都在60人以上,并且在基地务工的大多是留守在家的老弱劳动力,拓宽了农村家庭收入渠道。”翟强说。
如今,河坝社区的香菇基地正趁着东风之势,加速推进全镇产业结构调整。下一步,基地还将发展种植其他品种的食用菌,丰富基地的种植结构,持续让香菇产业再“升温”、再加力,为全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