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温度日日攀升。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玉亭表示,最高气温达到20°C以上,空气中木霉、毛霉、链孢霉等杂菌滋生繁殖较快,对香菇菌棒接种极为不利。4月2-4日,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专家孔维丽到西峡香菇主产区实地调研指导。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调研后发布预警:春季香菇接种谨防高温杂菌感染。
今年“春栽”滞后,规模基本保持
近期,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接到了香菇种植户咨询香菇菌棒污染较重的问题。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玉亭表示,受疫情影响,河南省春栽香菇种植普遍滞后,3月份是西峡、卢氏等香菇重点产区集中生产季。气象部门资料显示, 3月7日西峡县日最高温度已经达到20°C,3月17日卢氏县日最高温度达到20°C,在香菇老产区,塑料大棚内温度较外界气温高2-3度,对香菇菌棒接种极为不利。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和主产区的负责人迅速反应,进行实地调研。在西峡县食用菌办公室、西峡县食用菌产业协会的陪同下到实地走访调查了西峡县重阳、丁河、寨根等食用菌重点乡镇。在调研中发现,今年香菇菌棒的种植规模基本保持往年的规模,而菌棒的接种污染率较往年高2-3成。感染的杂菌多为木霉、毛霉,少量链孢霉。
发布预警 积极应对
针对接种环节出现的严峻问题,4月份气温较3月份高,环境中杂菌基数越来越大,对食用菌种植接种影响越来越大,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提示及补救措施:
1.关注天气,积极应对。春季气温不稳,大风、冰雹、高温天气频发,种植户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一是针对大风,加固大棚,严防大风、雨雪造成大棚坍塌,影响菌棒生产。二是针对高温,外界气温超过20°C以上,严禁采取开放式接种,改为接种箱、接种帐接种。接种后堆垛排放有序,预留通风通道,菌丝萌发吃料后及时掀开大棚通风,及时倒堆。三是针对低温,及时覆盖塑料薄膜,保护菌棒不受冻害,天气晴好后,及时揭开薄膜,保持通风。
2.及时补救,减少损失。对于接种后大量感染木霉、毛霉杂菌的菌棒,及时蒸煮,采用接种箱、接种帐重新接种。对于感染链孢霉的菌棒及时用酒精等消毒剂喷洒后深埋。对于现有大棚菌棒,规范遮阳网搭建,起到遮阴效果,棚内、周围环境保持卫生清洁,棚内及时倒堆、消毒、保持通风,菌棒堆内插温度计,时刻监控温度变化。
3.量力而行,量温接种。一是量温接种。据2008-2018年西峡、卢氏两县的气象资料表明,10年来,3月份平均气温逐渐升高,高温达到20°C以上的日期提前,甚至个别年份提前到2月10日,3月中旬后稳定在20°C,建议种植期提前到12-2月份,避开3月份以后种植;3月份以后种植改开放式接种为接种箱、接种帐接种,有条件的建无菌接种生产线或者购置成熟菌棒,减少污染率。二是量力而行。根据劳动力的能力,控制香菇种植规模,一户的种植规模控制在2万棒以内,加强菌棒的管理,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成品率;三推广保险政策。按照农业保险优惠政策,大力推行菌棒保险补贴,按照西峡菌棒保险补贴的模式,每个香菇菌棒保险费为0.13元,财政补贴0.1元,菇农承担0.03元,由于天气等客观因素导致菌棒在上架之前损失,无法补救的,在当地主管部门、专家、保险公司核实后,按照2元/棒进行赔偿,减少菇农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