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菌物世界”标本每年增一万


    【发布日期】:2008-12-30  【来源】:北京科技报
    【核心提示】:我国最早保存的灵芝孢子粉,一人难以环抱的大灵芝片,被列入二级濒危保护物种、一年才长一厘米多一点的松茸,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

    我国最早保存的灵芝孢子粉,一人难以环抱的大灵芝片,被列入二级濒危保护物种、一年才长一厘米多一点的松茸,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珍贵菌种,都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菌物标本馆里“安家”了。12月8日,记者探访了这座亚洲最大的菌物标本馆。

    走进位于“鸟巢”附近的中科院生物园区,就能看到1600平方米的菌物标本馆。这里的负责人姚意建研究员告诉记者,菌物标本馆是1958年在接收解放前原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清华大学和金陵大学菌物标本的基础上建立的。收藏的标本都是几代研究人员在野外采集后烘干制成的,最早的标本已有100年的历史。每年,标本馆的藏品都增加1万个,这一方面依赖于研究人员的野外收集,另一方面也是与国外标本馆不间断交换的结果。今年增加的标本,主要是海南省的地衣、大型菇类和植物病原菌。

    馆里目前保藏标本46万号,其中已定名标本为11万号,2万余种。这些已定名标本采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和111个国家,以及南极大陆、北极圈等地区。

    走进菌物标本馆的展区,一棵绿色的生命树赫然映入眼帘。菌物标本馆的工作人员吕鸿梅说:“在1767年之前,人类以为地球上的生命只有动物、植物和自己。直到荷兰人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看到了细菌,才揭开了一个从未知晓的菌物世界。”

    在菌物标本馆里展示最多的要算真菌了,它是微生物王国中最大的家族,成员多达150多万种。不过提起真菌,总会给人带来一种厌恶和恐惧的感觉。它使人直接联想到梅雨季节家具、衣服上长出的白“毛”,难治的脚癣和灰指甲。“这是一个误区,真菌除了偶尔‘作怪’之外,还是人类的好朋友!”

    在一个蒙着塑料纸的玻璃瓶子中,一簇簇牙签粗细、手指长度的淡黄色菌物旺盛生长着。姚意建告诉记者,这是蛹虫草,从中提取的虫草酸可以显著地降低颅压,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而提取的虫草素是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核苷类物质,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在菌物标本馆的一角,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原乃至沙漠、雪山的大型仿真模型栩栩如生,在各种不同的区域里,依次生长着不同的食用菌物、毒蘑菇、木腐菌、外生菌、根菌。诸如顶着黄褐色“帽子”的美味牛肝菌、黑木耳香菇等,还有毒性极大、能立刻致人毙命的毒鹅膏菌、毒粉褶菌等。

    一条长约50厘米的淡黄色松茸静静垂在一棵仿真松树的枝丫上,记者刚想用手触碰,工作人员提醒:“这就是被日本人视为一宝的松茸,要知道,它一年才长一厘米多一点,这条松茸已过‘半百’,它在我国被列入二级濒危保护物种,有严格的采摘管制。”

    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喜爱的,有着“闪电的女儿”、“蘑菇中的莫扎特”、“天堂的味道”等称誉的白松露,在馆中也有标本呈现。由于面积所限,公众参观需要提前预约。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