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又是一年食菌季 云南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谨防野生菌中毒


    【发布日期】:2020-05-28  【来源】:昆明信息港
    【核心提示】:随着雨季来临,云南又进入吃野生菌的好时节。野生菌虽然美味却也“暗藏杀机”,加工食用野生菌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云南省疾控中心专家提出7条建议。
           随着雨季来临,云南又进入吃野生菌的好时节。野生菌虽然美味却也“暗藏杀机”,加工食用野生菌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云南省疾控中心专家提出7条建议。
           专家指出,加工食用野生菌要注意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鞋(菌托)的菌子多有毒,尽量不吃;不轻信所谓“民间方法”去分辨菌子是否有毒,以色彩、有无汁或断面是否变色、是否生蛆或生虫来判断菌子是否有毒的说法都没有科学依据;杂菌不易识别,如果同时误食几种毒菌,对身体的危害程度会更大,医疗救治也更困难。
           “不易识别的菌子不要吃,例如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是我省中毒最严重的毒菌品种”,专家介绍,亚稀褶红菇历年来已造成多人中毒、多人死亡事件。而外形极为相似的密褶红菇、稀褶红菇却是食用菌,一般人很难区分,需要专业人员结合显微镜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才能进行准确鉴别,建议这类菌子最好不要食用。此外,还有剧毒的灰花纹鹅膏菌、假褐云斑鹅膏菌,形态和鸡枞很相似,也有人误食形态类似鸡枞的毒菌中毒,因此采食鸡枞要特别小心。
           专家还指出,加工野生菌时一定要煮熟炒透,例如见手青等牛肝菌未煮熟炒透会中毒,可能出现幻觉;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饮酒,酒精会促进毒素的吸收,也可能与毒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毒素,从而加重中毒症状;凡是在吃过菌子后,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都应立即就医。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均应立刻到附近的医院进行观察诊治。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