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抢抓贵州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大好机遇,安龙县紧紧围绕食用菌扶贫主导产业,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周边规划布局示范区,带动全县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目前,随着示范区的不断深入推进,持续释放的绿色生态“红利”为新市民搭建了一个就近创业就业的新平台。
春潭街道西河社区是示范区的其中一个种植基地,在这里,新市民们分工协作,插签、覆膜、打孔、上菌棒,忙得不亦乐乎。新市民王培政是基地的一个种植户,他承包地块已全部上棒完毕,正式进入管护环节。
“现在的政策真的好,我都承包了四亩,每天有技术人员上山来指导我们,从铺膜、插签到装棒,现在我的棒都已经打孔了,过几天就要喷水了,以后就等着收木耳了。”双龙社区新市民王培政说。
安龙县依托气候和森林资源优势,围绕新市民就业创业需求,结合林下产业发展布局,在新市民社区附近重点打造林下食用菌产业示范区1个,规划发展林下食用菌4100亩,采取“政府+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政府合理规划种植区并完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科研院所提供技术保障和人才支持,龙头企业供应菌棒并负责林下食用菌种植全过程技术指导和培训,农户购买菌棒入林种植,公司根据市场行情,按质定价,对产品进行保价回收。
王培政自从承包了土地种植食用菌,每天在山上忙得不亦乐乎“这几天就只知道喷水,喷水以后就等着收木耳,公司回收我们的产品,我们是得到保障的。种这个黑木耳,政策有保障,公司也支持,所以我们有信心把这个黑木耳种植好。”
居住在双龙社区的新市民文英付也报名承包了两亩地,打算种植菌棒一万棒,有了系列的优惠措施和企业的技术支持,让他对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促增收更加充满了信心。
“我们种这个黑木耳,政府这方面还给我们种植户交保险,现在都基本上快要结束了。”双龙社区新市民文英付说。
据了解,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双龙社区的种植片区,就已有12户新市民参与承包种植50多亩黑木耳和食用菌。
“目前上菌棒,插签,打孔,上好菌棒打孔全部完成,插签30亩已完成,尽快在这几天之内菌棒上完。”双龙社区主任黄昌国介绍。
目前,示范区已整理土地600多亩,覆盖地膜近300亩,扦插竹签200多亩,菌棒入林20多万棒,40多亩。新市民就近创业就业的积极性高涨。
天菇社区新市民岳顺前也参与到这次食用菌发展当中,这次林下经济食用菌种植,政府首先流转土地,平整好交给搬迁户种植管理,同时提供地膜、竹签,还有遮阴网所有物资。“前期就把水、电这些样样整通了,交由我们管理,我们就是出劳动力,出管理能力,来种植这个黑木耳。”岳顺前说。
随着示范区建设的如火如荼推进,按照“一户种植户认领4亩地,一亩种植5000棒,一年轮种两季,一棒实现2元钱利润,一年可实现增收8万元。”运行方式和目标,示范区正在成为新市民享受绿色生态“红利”,就近创业就业促增收的一个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