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月,易门食用菌市场生产、销售迎来高峰期,依托特色旅游、订单销售等方法,各大食用菌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不断开拓交易市场,食用菌产业发展再添一把火。
随着易门“一日游”的兴起,近段时间,易门桥菌香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仿野生栽培基地里,破土而出的平菇、榆黄菇、人工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每天都吸引来不少游客。基地90%以上的菌子用于鲜销,其余做成干货,供不应求。据桥菌香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负责人蔡发明介绍,现在每天来基地参观游玩的游客,最多的时候能有1000多人。
合作社成立以来,加大建设优质人工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探索食用菌采摘体验、旅游观光,实现产供销一条龙。
整个生产流程都是由合作社来做,每天的产量在五吨到六吨,销售额在二万五六,再加上这段时间旅游观光一万多,基本每天(收益)达到三万多元。
在兴昊食用菌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3℃的低温环境下对牛肝菌进行切块,公司收到的这批欧洲订单一共44吨,将于8月4日交货。目前正在进行初加工,随后还要按照客户的要求,分选分级进行包装。
6月到9月是牛肝菌上市量最大的时候,公司分布在全省的七八个收购点都在忙于收购加工,为订单做好充足准备。虽然才成立一年多,但作为集野生食用菌收储、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公司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多种野生食用菌系列产品,部分产品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按照今年的订单,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加工。预计今年下半年野生菌牛肝菌类收到800吨,预计下半年食用菌产值1500万美元左右。
近年来,易门县大力实施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大力提升食用菌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目前,全县已培育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6户、食用菌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19个、“包山养菌”森林人家31个,年食用菌交易量7000多吨,综合产值达6.9亿元。
食用菌产业作为易门的一县一业,易门县财政每年预算500万资金,作为产业发展资金,用于对生产企业,种植户,合作社等新型生产主体的扶持,通过我们的扶持,预计到2022年食用菌的综合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食用菌的产量产值保持全省领先。